現在京城的城鎮戶口,沒有工作或者特別的貢獻,想農轉非,那是不可能的。
糧票才是一家生活的根本,有糧票的話,買糧食那點錢真不算什麼,標準粉才一毛一分五厘,玉米麵九分五厘,棒子麵才五分。
但是沒有糧票就得買溢價糧,或者去黑市買糧食,那價格就不是這麼點能夠解決的了。
很快街道辦的幹事就把易中河的戶口和糧本,煤本,副食品本都給辦好了,送到王主任的辦公室。
王主任拿著這些證件遞給易中河,“中河同志,這些證件,你可要收好了,如果丟失了,補辦很麻煩,還有可能被人領取下月的糧票,就得不償失了。”
易中河接過證件放表面是放到挎包裡,實則是放進了空間裡。
有哪個地方比他空間裡還安全嗎?
見事情辦完,韓天明就向王主任提出了告辭,這都快中午了,他還要帶著易中河去看房子。
王主任作為一個街道辦的主任,每天的事業很多,所以就沒有挽留他們,直接讓一個街道辦的幹事陪著他們去南鑼鼓巷95號院。
易中河走出街道辦,還有一股不真實的感覺,這從下火車到現在還沒有半天的時間,無論是工作還是住房就都解決了。
還成為了京城戶口,這在後世多少人想要都要不來的。
一路上易中河都在心裡感慨這個時代的好。
街道辦距離95號院不遠,走著過去也就是十來分鐘的路程,所以很快三人就到了。
一起跟過來的小幹事說道:“韓科長,易同志,這就是95號院了,聽說這處宅子在前清是一個大官的府邸,不過現在人們到家做主,這個院裡也分給了附近廠裡的工人。
不過這個廠裡的工人大部分都是軋鋼廠的工人師傅。
這個大院是附近聞名的文明四合院,院中鄰里團結互助,尊老愛幼,以後易同志住在這裡就知道了。”
易中河聽的直撇嘴,心想如果我沒看過電視劇就算了,這可是在後世被戲稱為禽滿四合院的。
整個院子團結互助是沒看到,看到的都是為了養老那點事,相互算計。
易中河知道和易中海可能有關係的時候,他就知道,和院裡的人打交道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