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託了這句話的福,宮裡人人都在傳榮妃深得陛下的寵愛,看來等到能侍寢的時候,也一定是她第一個侍寢,最先得聖寵。
在禮部的蕭梁忠可就成了大紅人啊,原本的禮部馮侍郎也很有眼色,知道自己以前得罪過蕭梁忠,他又年事已高,還不如自己主動退位讓賢,免得遭人記恨,沒準還能結個善緣。
就跑去向陛下辭官,舉薦了蕭梁忠接替他的位置,蕭梁忠本就做事穩健,十幾年如一日,沒人能挑出他的毛病。
再加人人家的女兒可是陛下的寵妃呢,誰還敢說不,沒幾日升官的詔書就下來了,蕭梁忠就成了禮部侍郎。
這一下,京中的風向也就變了,朝中的兩派倒顯得不那麼堅定了起來。
“原來陛下的榮妃就是姜家小神仙的表妹啊,難怪陛下會喜歡,聽說其他妃子陛下一個都不見呢,就連沈閣老的女兒也一樣!”
“可不是嘛,要不怎麼說神仙家就是人傑地靈呢,姜家人各個都長得好看,想來這榮妃也是個絕色美人啊。”
就在京中大家夥討論小皇帝和榮妃的時候,又炸出了一個驚天的訊息,沈閣老的小兒子和瑄王家的安寧郡主定親了!
說是為了在辭別之前,能讓太皇太妃親眼見到兩個孩子成親,可真是太孝順了。
一時之間瑄王孝順的名聲又傳的滿城都是,自然的太皇太妃就想念起安寧郡主了,不捨得安寧郡主出嫁,要讓她進宮賞賜她嫁妝,那麼這個契機就來了。
當日進宮謝恩的人裡面,不止有安寧郡主,還有正在對外稱病的瑄王。
“母妃!您真的想要看著兒子去封地嗎?您就真的這麼狠心,連您重病纏身也不讓兒子侍奉左右嗎?這一去,您可知道,就將是我們母子永別了啊!”
太皇太妃正面朝上躺著,聽著瑄王的哭聲在耳邊不停的回蕩著,眼淚順著眼角浸濕了整片肩膀,哪裡能捨得呢,可不捨得也比骨肉相殘的好啊!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大概十幾章之內會完結吧,還剩下一個大的高潮,有點卡文,而且開學事情太多了。
要備課新生報到,連著上十天班,心情很複雜啊。我會盡量保證更新的!
☆、芒種六)
那日午後也不知道瑄王與太皇太妃說了些什麼, 讓她又改變了主意, 最終說要等安寧郡主出嫁之後,再讓瑄王啟程去封地。
並且還賞賜了許多的東西給安寧郡主, 甚是賜了一座郡主府,就蓋在顧府附近, 原先說瑄王是被太皇太妃給趕出京師的謠言也馬上就平息了。
從太皇太妃的宮裡出來, 好似的為了增加可信度, 瑄王還特意的去找小皇帝求了一道旨意, 是給安寧郡主和沈閣老的兒子賜婚的聖旨,求到之後就千恩萬謝的出了宮。
瑄王還很為周以世著想的,為了能早些啟程去封地,主動提出要讓婚期提早,就定在了下個月初七,清明之後的第二日,只有半個月的時間倒是顯得格外的趕。
而瑄王也自那日起就閉門不出, 謝絕一切訪客,只專門的在佈置安寧郡主的婚事, 人人都道瑄王不僅忠心可鑒日月, 還是個慈愛的父親。
同時, 沈閣老的病也突然之間“好了”, 開始和之前一樣日日上早朝。
還是日日與謝閣老爭執的臉紅氣粗,為了一件小事就能在大殿之上吵鬧不休,一切都好似與之前無異。
可顧洵知道沈閣老一定是和瑄王達成了什麼共識,不然他是絕對不會讓最優秀的小兒子, 娶一個看似落魄王爺家的郡主。
尤其是在沈閣老‘生病’的這段時間,他與葛侍郎領著朝中新起之秀們,佔據了小半個朝堂,頗有與兩位閣老分庭抗衡的味道。
他不信沈閣老一點都不知道,也不放在眼裡,還在一門心思的對付謝易邡,反常必有妖,他越是想裝作什麼都沒發生過的樣子,就越是說明有問題。
可沈紹與瑄王結成了親家,是擺在明面上人人都知道的事情,該堤防該監視都是自然的,而謝易邡到底和瑄王又有什麼聯系呢?
“老爺,您可一定要為嫻娘做主啊。”沈紹的妻子安氏出自京中世家,如今也是年過半百的人了,倒是一絲不茍的很是莊重。
“出了什麼事,這麼哭哭啼啼的,若是讓孩子們看到成何體統。”
“剛剛宮裡嫻孃的丫鬟讓人傳了訊息出來,說是嫻娘摔了一跤,腿都摔斷了,身上也都是傷,陛下就去看了一會就不管不顧的,嫻娘可是咱們最疼愛的孫女,老爺您可一定要為嫻娘做主啊。”
沈紹深吸一口氣,他知道沈慧嫻這個嫻妃根本就不是因為陛下喜歡,而是因為有他這個沈閣老在這裡,即便是皇帝不想封也得封!
他原本以為沈慧嫻聰明伶俐大方得體,小皇帝早晚會喜歡她的,即便是不喜歡那也沒關系,沒有人比沈慧嫻更適合做大周的皇後了。
可自從選秀上小皇帝的捉弄開始,他就覺得這件事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簡單,尤其是那個榮妃。
在知道蕭清荷是姜乙兒的表妹之後,這種不安,更是達到了頂峰,如今小皇帝已經開始真正的親政了,這個朝堂再也不是他和謝易邡爭奪這麼簡單的事情了。
而已經嘗到過權利滋味的他,又怎麼能接受有一天從頂峰跌落的日子呢。
所以即便知道安寧驕縱,知道安寧還喜歡著顧洵,他也無可奈何的必須接受這門親事。
這樣他才能處在不敗的境地,後宮有沈慧嫻,他的兒子又娶了安寧,等到最後不管誰輸誰贏,他都不會輸。
可沈慧嫻出事,這讓沈紹更加的沉不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