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點頭,把古嫿的話放在心上,現在不能夠動劉叔,那麼就從劉叔手下的人挑幾個倒黴蛋出來開開刀,來解他心中的鬱悶和憤怒之情。
三個人再針對劉叔的話談了起來。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景安帝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看著跪拜在他面前的大臣們,心上湧現出無限的滿足感和優越感,看這都是他的大臣,他掌握著這些人的生死!
太監例行說完每天要說的話後,禮部尚書就站了出來,“陛下,臣有所奏。”
景安帝皺著眉頭,顯然是不滿禮部尚書這個時候站出來,
雖然他享受坐在這上面的優越感,但是他也不願意理一個文臣的這些彎彎繞繞,可此刻禮部尚書已經站出來了,他就算再不喜歡,也要聽聽禮部尚書所奏何事。
“請奏。”
禮部尚書一板一眼的說道“稟皇上,後宮後位空懸,皇上應該盡早立後。”
其實要不是禮部尚書說了這件事情,這些大臣也不一定能夠想起後宮還沒有皇後的這件事情。
立後可大可小,往大裡說,那是一國之母;往小裡說,是皇上的妻子。
皇上在禮部尚書說完後,整個人的臉色就陰沉下來了,如同陰鷙一樣的眼神直勾勾看著禮部尚書。
站著的禮部尚書,突然感覺背後涼嗖嗖的,他看了看周圍,眉頭微蹙,心裡微微有些慌亂。
鑒於禮部尚書提的是立後,所以整個朝堂在禮部尚書說完之時就吵鬧起來,嘰嘰喳喳地“討論”到底立誰為後好。
其中就有人說道:“稟告皇上,玲貴妃在皇上遭遇挫折時不離不棄,在一切雨過天晴後她依然不爭不搶,如此賢良淑德之女子,微臣認為玲貴妃實為後宮女子之表率,當選為國母。”
這個人一說完,就有更多人附和,都是希望能夠立玲貴妃為後。
大皇女聽著朝堂上人的七嘴八舌,最後都化成推舉玲貴妃為後的聲音,早就知道玲貴妃是什麼樣的人的她,怎麼可能讓玲貴妃成為皇後。
當下她也不管現在站出去會有什麼樣的後果,直截了當的站在中間的位置。
“父皇,兒臣不贊成立玲貴妃為後。”
景安帝眸色莫名,今日這一場戲是在他的意料之外,他不知道最開始禮部尚書站出來的時候是不是局已經開始了,也不知道這場戲是不是玲貴妃安排的,最終的目的是不是登上後位?
或者是說最終的目的,是他現在坐的這張龍椅?
景安帝沉默著,淡淡的眸子看著下面黑壓壓的人,對大皇女的話也沒有作出反應。
三皇子看著景安帝的沉默,微微思考下,也站了出來,“父皇,兒臣同意大皇姐的意見,玲貴妃身為父皇您的貴妃,在那樣的時候自然該當不離不棄,而至於現在的不爭。兒臣,請問父皇玲貴妃有爭的成本嗎?”
三皇子眼眸炯炯有神的看著景安。
後宮之人要想要爭,必須要有子嗣,可是眾所周知玲貴妃的兒子二皇子已死。
三皇子和大皇女一說,想要立玲貴妃為後的人又都站出來反對,一時間朝堂又恢複了剛才的吵鬧。
“夠了,朕之後位已有定奪!”景安帝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