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真是太幼稚了。”
“不是幼稚,那是有心機,想要博得大皇女的好感,昨日只是贏得了游水,他就找不到北了。他和大皇女吃了一頓飯就膨脹了。”
大皇女皺了一下眉頭,她問道:“簡公子為何說此題目沒有意義?如今,百姓可能不知道,但是在場的大部分貴族子弟都應該知道,我們雲棲國的國庫一向都不夠充盈,災害年年都發生,每年賑災的用款都是一大筆數目,而那些地方也要也需要免去賦稅,所以國庫沒有進賬,只有出賬,自然就會空虛。”
在場的人連連點頭,這國庫空虛已經不是秘密了。
“父皇招攬全天下有才學的人處理這個問題也有好多年了,一直也沒有成效,所以才拿出來讓大家辯論辯論,即使沒有人能拿出一個優良的方案出來,起碼也能看看他心性是如何。”
簡玉軒冷笑一聲說道,:“殿下,此言差矣!這個問題如果永遠只是紙上談兵的話,那麼,永遠都解決不了。”
齊三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國庫空虛又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誰也不可能一出手就解決,他也不是一個敵人,也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一直存在的大問題,自然需要眾多人士辯論,這樣才能彙集一個比較好的方案。你如何說,辯論沒有用呢?”
簡玉軒說道:“你們辯論了幾十年,雲棲國的國庫還是空虛的,有用嗎?”
大皇女說道:“這個問題也不是停滯的,是不斷滾動的,每年雲棲國都會遇到新的問題,國庫一次一次的需要填充。這個問題自然是一直都存在了。”
簡玉軒搖頭說道:“所以說你們這個題目是沒有意義的。你們花時間談論國庫空虛該如何,還不如想想如何阻止各地的災荒發生!”
旁邊又有人譏笑說道:“你這人說話也跟三歲小孩說的似的,要是天災那麼容易阻止,那還要文武大臣幹什麼?”
“不止是阻止,而是需要去解決,一個地方如果年年旱災,那麼你們就要考慮如何修建水渠,如果一個地方年年大雨,他們就要修好河道,排解多餘的水源。”
“如果是發生了山崩地裂,那你們就要把他們遷到其他的地方,妥善安置。而不是在這裡寫文章,打嘴巴官司,那樣一點用都沒有。”
古嫿在心裡點了個贊,這個簡玉軒看來還挺有見解的嘛。
大皇女若有所思的說道:“其實朝廷也一直在做這件事情,可是,像那些發生災害的地方面積實在很大,不是那麼的好處理。”
其實她說的也是實話,比如,要建水渠,修河道,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首先光是人力就要耗費不知多少,那一筆銀兩也需要朝廷來出,而地方越大,溝渠修建的時間耗費就越長,工期也就越長,耗費的銀兩也就越多。
而且,很多地方地勢艱險,甚至容易出事故。很多工程都是在半道上,突然又停下來,因為出了人命,然後又拖延了工期。
簡玉軒自然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什麼?他又開口說道:“你們需要修建水渠河道,不找那些工匠們商議,卻天天找這些五穀不分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書生來辯論又有何用呢?你們建造溝渠不行,應該發展工匠的技藝。不如舉辦幾次工匠的科舉,讓他們拿出最高的技藝,去應對那邊的水利事務。”
齊三的眼睛亮了一下子。
“或者是召集天下有奇思妙想的人,也可以畫圖紙上交上來,這樣也起碼能提供一些新的想法,而且又有針對性,又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