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他果真領了一個女孩過來,模樣還算是整齊,看起來年齡也不大,一問才知道,她原來不是雲棲國的人,而是大滄州來的。
本來是個大滄州的下人,跟著一個雲棲國的商人來了這裡,因為是賣身了,所以她也一直在這裡做丫鬟。因為主人家到處經商,她也一直沒有機會婚嫁。
孫父問了她幾句,那丫鬟倒是說,她只要能夠除了賣身契,她就願意嫁人。總比做人家的下人要好。她還哭著說,那主人的老婆是個醋壇子,見她有幾分姿色,年紀又小,對她總是朝打暮罵的,甚至主人不在家的時候,經常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
門客說,這件事只要辦成可是兩件好事,一來孫大人能夠得到一幅圖,二來,也算是拯救了一個可憐的異國丫鬟,不用再寄人籬下,嫁給那秀才起碼也能夠有一個家生活了。
孫父這才滿意了,他覺得這件事倒是十分的好,兩全其美,不僅能夠拿到他喜歡的東西,以後傳出去也算是一件美談了。
於是,孫父就派人找了秀才,給他引薦了一個書院做館的活,一年大約五六十兩銀子,時節上還有節禮,算是個安穩的職位。雖然不算是富裕,但是起碼能夠成家立業了。
那秀才先是不願意,後來也被鄰居們勸說,這樣一直給人家寫個書信,對聯的,永遠不是個正經事。五十多歲了,還孤身一人。既沒有成家,也沒有立業。
秀才這才接受了這職位,後來那孫大人又送上了媒人說親。
媒人自然是把那姑娘誇贊了一通,最後,秀才也動心了。於是,雙方下聘禮,女方卻要求要那無骨花一幅。
秀才聽說之後,立刻又反悔了。他不願意那這畫拿出去做聘禮。
可是這媒人已經都送了帖子,生辰八字都有了,怎麼可能反悔呢?
秀才愁眉苦臉,那畫不僅是他的精神支柱,更是他對那位朋友的感激,如何能夠為了美嬌娘就要送出去?最後他終於想了一個法子,臨摹。
那秀才雖然是多年考不中科舉,可是也是紮紮實實的寒窗苦苦了多年,練就了一身好筆墨,寫字畫畫也都能來上一些。讀書人還是有些才藝的。他們幾十年的書也算是沒有白讀。
秀才連夜臨摹了一幅無骨花,他看這幅畫已經有兩年多了,日日看上幾眼,閉著眼睛都能夠記憶得到這些筆畫,筆鋒。顏色。
畫好之後,秀才還模仿那原作者的字型寫了題詞。
總之外行人是幾乎分不出來真偽了,內行也需要拿著兩幅圖畫仔細的比對,才能夠看出些微的破綻。而只要秀才把這圖交出去,自己的那一幅真品收好,如何有人能夠拿著比對?
秀才心裡還是有數的,這突如其來的好事,肯定就是孫大人做的事情無疑了,之前是硬的不行,現在是來軟的。還真的就對上了他的胃口。
沒辦法,只能夠用這個來糊弄了。
於是,那秀才娶了美嬌娘,孫大人拿了心愛的無骨花,兩全其美。
而孫大人為了給那丫鬟贖身,花了八十兩,又給秀才送了道喜的禮品,差不多也花費了二三十兩了。加起來比之前的一百兩還要多。
有人說他花得多了,不值當,孫大人反而還這一段良緣美話,撮合了一門姻緣,這可是喜事,又吉利又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