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家庭富裕一點的,養個人在家裡讀書也不算是難事。甚至有那種一直到了五六十歲,腳都走不動路的老人,還在繼續去考功名。他們一般都是家裡有些積蓄,能夠供給他們的生活。
如果家裡太窮,一般人其實考幾次也就放棄了,他們最需要的還是要滿足生活的需求,必須要先養活自己和家人才好。
那畫無骨花的窮書生漸漸出名之後,他的畫被一個富商看中了,越看越喜歡,他欽慕這窮書生的才學。
於是,他親自去窮書生的屋子裡面,上門於他攀談。
窮書生家裡住的一個老宅子,妻子在家裡操持家務,並且還給人縫補衣物,賺一點生活來源。兩個孩子都已經六七歲了,雖然不需要額外的上學堂的費用,書生自己在家裡教他們習字讀書。
但是他們吃穿都需要錢,而且孩子只要一生病,那看郎中的錢都不夠用,抓藥也還需要砸鍋賣鐵的。
所以,書生的家裡真是一貧如洗,甚至連口正兒八經的茶都沒。
富商立刻就動了惻隱之心,又加上他之前一直欽慕書生的畫作,幹脆他就把這一家人全部接到自己的一處宅子裡面去。
那宅子是一年前新買的,裡面的僕從都有。照顧書生一家甚為妥當。
書生先是不肯,他一個讀書人還是很清高的,如何能夠收這樣的恩惠,所謂不食嗟來之食的道理就是如此。
可是那富商卻說道,他只是一個會賺錢的人,家裡也沒有人能夠讀書考功名。兄弟們也大部分都和他一樣只會經商,只是這個世間,有錢的不如有權的。
即使是做到他這個份上的大富商,對於各路官員還不都得上下打點奉承?甚至從前還吃了不少的虧。他想要和書生做個結拜兄弟,將來如果高中,甚至加官進爵,一定不能夠忘了他。這就是他要的回報。
那書生聽了之後,沉默不語,想了三天之後,他終於想明白了。
這一生,如果他不接受這個機遇,很有可能就像是曾經聽說的那些窮秀才一樣,窮困潦倒一生,毫無長進,生計難以維持,也耽誤了課業,他如今才三十多,還算是能夠再拼一兩次,再晚些年,只會更加希望渺茫。高中之日遙遙無期,甚至只是一個遙遠的奢望而已。
更何況,他現在已經是一貧如洗,身無長物,家裡有兩個嬌兒需要撫養,根本就無法支援他的課業。每月畫那一幅花,也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一般也只能賣一二兩的銀錢。
那些錢除了養活一家人之外,還需要買書,買紙筆墨,根本就不夠花銷。
算來算去,別說再考幾次,即使是眼前的一次,也甚至都不夠行路的盤纏。
書生最後還是答應了,富商很是歡喜,兩人結拜了兄弟。
只是那書生也在再也不賣他的畫了,他不用再用這畫謀生,自然也是不用再勉強了。每年能夠有兩三幅畫就不錯了。
後來,在富商財力的支援下,書生又考了兩次,最後連線著舉人,進士,甚至最後還上了殿試,進了三甲。果真是入朝為官,官至二品。
這無骨花的故事倒是廣為流傳,成為了各個寒門子弟眼中奢望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