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嫿倒是無所謂,她也就是來嘗個新鮮。
既然阿玲喜歡這樣吃,肯定她是覺得這樣最好吃了。既然有向導,何樂而不為呢。
“這裡的生意倒是做了很多年了,我小時候來吃的時候,這攤子就有了四十年的歲月,那時候還是一對老夫妻在做,如今,似乎已經換了老闆了。”
旁邊的忙碌的女人聽見了,她把手中的面倒進大鍋裡面煮出來說道:“客人原來是熟客,我們就是那對老夫妻的兒女呢。他們如今年歲大了,不方便做活了。我們在家鄉購買了房子,還請了兩個下人照顧他們生活,正是享福呢。”
阿玲點點頭說:“原來你就是阿福爺的小女兒?我記得好像是叫小圓兒。阿福爺總是炫耀他的小女兒,如何的聰明,三歲就能夠上學堂,學了好多文章,還能背誦。最愛吃西街的雲片糕。每日要是多賺了銀錢,他就會去買一些雲片糕帶回去。”
那女人立刻紅了眼睛說道:“小時候,不知道吃了多少雲片糕,長大之後,我不愛吃了,已經不是小時候的口味。父親年紀大了,記憶不好,總是不記得我們多大了,或者是幾年幾月。有一次,他不見了。我們急著找了好久,晚上在一處關了門的糕點店邊等著。口中說道,今日身上有銀錢了,我要給我家小圓兒買一些糕回去吃。她最是愛吃甜的。”
這故事似乎不太符合這個喜慶的節日,那女人流著眼淚,阿玲突然之間也是淚流滿面。
“我爹不準我吃糖人,可是每到我不開心的時候,他就會哄我,帶我去買回好多糕點。有的時候,我偷跑出去,玩了一圈回來,發現沒有人知道。膽子就越來越大了,有一日,我卻差點被人販子看上拐走。爹爹卻從天而降,一巴掌把那人拍死在地上,抱著我就回了家。罰我一個月不能出門。後來我娘告訴我,每次我偷偷跑出去,其實都是有人跟著的,有的時候是家裡的下人,有的時候是我爹自己。”
阿玲說著說著,似乎有點把持不住了。
古嫿立刻給了她手帕,讓她擦眼淚。
“這湯面都要糊了,趕緊趁熱吃啊!”
老闆娘也擦了一把眼淚說道:“對啊,今日真是大好的日子。不說這些話了。這攤子你們也常來,這個也算是祖業了。我還準備讓我們家孩子繼承這個生意。起碼也是一個好營生。足夠溫飽了。”
古嫿為了調節氣氛說道:“不知道今年這裡有什麼新奇的東西,往年沒有見過的?我是外鄉人,正想要見識一下這都城的風貌。”
老闆娘笑著說:“每年不都是這些哪有多少新鮮東西,不過西街新開了一家糕點鋪子,味道很是特別,好些人都在排隊買去吃呢。”
古嫿點點頭,邊吃麵又邊和老闆娘聊了一下。
阿玲倒是吃了起來,似乎還是昔日的味道,雖然這麼多年了,她已經忘卻了昔日是什麼味道,可是她覺得一吃起來,舌尖似乎就帶有了記憶。
吃完之後,兩人繼續去遊街。
這個時候人群已經漸漸的開始減少。這個時代的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們做活的人尤其是睡得比較早。
除了讀書人要秉燭夜讀,或者是在煙花柳巷尋歡作樂一直到深夜的人,其他的普通人都是早早的睡了,早早的起來。
阿玲在一個路口停住了腳步,她的神情很是激動,似乎是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一樣。
她突然快速的走著,古嫿正在買一包野果子吃,看見她飛速離開的身影立刻跟著上前,只是阿玲什麼都不說,緊咬著嘴唇,古嫿也不好多問,就這麼走了大概一刻鐘的樣子,阿玲停在了一處大宅子面前。
宅子看起來已經有些年頭了,看起來有點破舊,大門禁閉。
阿玲痴痴的望著這門上熟悉的痕跡,有一個黑色的痕跡,那是她小時候調皮把一炷香燙在了門上。還有那石獅子,其實它少了一個腳趾頭,那是她用石頭砸碎的。後來又請了石匠想辦法補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