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這個理由有點牽強,也有可能先帝是個野心勃勃的人,早就看上了遊木國的那一片茂密的樹林,神奇的古樹。
景安帝在皇子的時候就認識了芊月公主,兩人一起上學堂,一起遊玩。芊月雖然看起來柔弱,但是性格是很特別的。她從來不會為了討好皇子們而說違心的話,做違心的事。
即使有人欺負她,她也從來不輕易妥協。
景安帝那時候還是一個少年,見到了這異國公主自然是有點興趣,後來發現芊月與眾不同,生得又極美麗。於是,一顆心就掛上了她。
日久生情,當年的安七也是個都城裡面的風雲人物,他的優秀,芊月也看在眼裡。兩人於是漸漸的就都有了這樣的情愫。
只是這件事被安七的父皇知道了,勃然大怒,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居然愛上一個遊木國的女人,這是他絕對不能夠容忍的。
他想到了年幼時候,自己的母妃整日憂傷,一年半載的都見不到人,他絕對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再被遊木國的女人迷惑,變成他父皇的樣子。
所以他為了斷絕兩人的關系,要把那質子殺了。
可憐的芊月眼看著自己的哥哥將要無故慘死,她去哀求安七,可是那時候,安七隻是一個普通的皇子,他根本就沒有辦法能夠改變父皇的意願。
安七見芊月傷心欲絕,他就去求母妃,母妃告訴了他關於父皇幼年時候的情景。要讓他不要再做掙紮了。除非他能夠去和父皇保證和芊月斷絕關系和往來。否則這件事就沒有絲毫的挽回餘地。
可是那時候,安七怎麼願意和心愛的姑娘分開,他不情願。
只是他這麼一猶豫,那質子立刻就被殺了,芊月公主找到安七質問他如何不告訴她這件事,那是她的親哥哥,她如何能夠為了兒女私情把哥哥的安危置之不理?
安七那時候年少,他覺得芊月居然責怪他沒有斷絕兩人的關系,他心裡覺得委屈極了,於是兩人大吵了一架。
芊月憤然的離開,她去了大滄州遊歷,想要遠離這個讓她傷心的地方。
這之後,她也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了。
陰差陽錯,人間遺憾。
景安帝的心裡從此只有這麼一個人,再也沒有人能夠取代他心上的位置了。
所以花貴妃只是芊月的一個替身,一個影子。
那些大臣本來是要反對,可是他們見景安帝十幾年都沒有娶任何女人,也無任何子嗣,他們覺得有總比沒有好。只是稍微勸了一勸,之後也就罷手,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反正那遊木國已經是雲棲國的掌中之物了,也無需再擔憂。
所以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了,景安帝之後又娶了幾個妃子,漸漸地生了皇女,皇子,大臣們的心都安定了,只要有了子嗣,有沒有皇後有什麼打緊。以後的皇位也有了繼承。
更何況景安帝不好女色,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優點,不會因為紅顏誤國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