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指著那一大片的空地,這空地的草並不繁盛,稀稀疏疏,而且土地還有點硬,有點幹。這樣的環境生長蟲子的數量就會減少。
“你有沒有看到,你的雞圈實在是太大了。很多雞到處跑,但是你這一塊的土地上又並沒有什麼能夠給它們吃的食物。而你喂養的穀粒也過於單一,你們雲棲國不是盛産穀物嗎?那你就把各種穀物都磨成細砂狀,這樣比起大顆的穀物更好消化吸收。”
老馮頭趕緊拿出筆墨記下來。
“姑娘,這為什麼要磨成細砂狀?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吃的東西還是一樣啊。”
古嫿搖搖頭問道:“為何幾個月的娃娃只能喝奶?因為他們沒有牙齒,幾歲的時候也只能吃軟糯的東西。因為他們的腸胃很嬌弱,東西大了,難以消化。你們吃的粗糧有的時候很頂餓,那是為什麼?因為大顆粒在腸胃裡面需要消化。這樣吸收就會慢。”
古嫿找了一個陰涼的地方站著,齊三和老馮頭目不轉睛的看著她。
“吸收慢,那麼肉就不會長得肥,你們的雞雖然說個個精神抖擻,但是卻看起來瘦骨如柴,那是因為它們吃下的東西消化不了,我不知道你們成本多少,但是我知道這樣一定是不劃算的。你們賣雞肉應該也是按兩賣吧,而不是按只?”
老馮頭立刻說道:“自然是按兩賣的。人買雞那肯定就是吃肉的,又不是看個樣子。去年,我們的雞每一隻都虧了一半,幾乎都是賠本生意。還不算死了的。”
古嫿點點頭。她是見過現代最先進的養殖模式的。
她在現代看電視,那發達國家的養殖公司,那些雞幾乎都沒有見過太陽,從雞蛋裡面孵化出來之後,立刻就開始吃,長肉,吃,長大,達到一生中最高重量的時候,它們就直接被宰殺,甚至一輩子都見不到幾個人類,操作它們一生的都是機器。
用道德的評價去看,古嫿覺得不合適,雖然看起來那些工業化之下的養殖動物有點慘,可是人類也許為了生存去付出很多東西。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其實過的也並不輕松。
“你們要記住,養殖家禽,那就是讓它們在最短的時間裡面,發揮它們身上最大的利益。一隻雞按照你平時的養殖,需要多少天能夠賣出?”
“大概需要一百五十天左右吧。大半年。”老馮頭答到。
古嫿搖搖頭說:“在山間放養的雞也差不多這麼多天,人工飼養還需要這麼多天實在是太慢了。你想想。如果你養八十天的雞就能夠出欄去賣,那麼你一年就相當於能夠多三四倍的雞。而你這瘦骨如柴的雞如果能夠增重三倍,你一年是不是就不虧本?還能賺點錢?”
老馮頭的眼睛簡直是發光了。他激動的把手裡面的賬本翻開,手都哆嗦了。
“真是妙!妙!姑娘,你這麼一算,真是讓我豁然開朗。這麼一算,差不多是有快有了七倍之多。不僅不虧,還能賺不少。”
古嫿心裡想,你要是看到現代的養殖技術,可能都要五體投地了吧。這都是科技的發展啊!科技!
不過就算是想要實現她剛剛說的這一切,估計實踐起來也不容易,飼料和疾病預防都是這個時代比較大的難題,控制時間和重量也不好計算。
其實現代很多養雞場是往瘦了養,因為現代人不缺吃的,肥胖病增多,反而要少吃肥膩,多吃廋肉蛋白。這裡倒是不需要考慮營養過剩的問題。
“你們應該把雞圈的範圍縮小,最好能夠保證它們能不斷的進食,吃了就睡,睡醒了就吃,不要太過於走動,一天放出去一個時辰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