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冷呵呵的,江小蕎她們逛遊了一圈就回去了。
劉雪梅和兩個舅舅圍著爐子倒是說得熱火朝天。
江小蕎看著實在插不上話,就自己找了院子裡一把鐵鍬,腰裡別了一把砍柴的斧子,問了大舅媽砍柴一般去哪裡,就自己一個人上山了。
趙小雲看著江小蕎上山,從心裡覺得這孩子是個有出息的孩子。
一個女孩子能不想著靠著別人,也是個心大的孩子。
江小蕎上了山,這雪可是夠厚的,走了一段路,江小蕎就知道自己的準備不適合往深山走。
這雪都要沒著腳脖子,走多了路恐怕鞋子就灌進去雪,到時候要凍腳的。
可是已經來了,最多不往深處走,這附近有人砍柴,所以雪還不厚。
砍了一捆柴,江小蕎眼尖的一眼瞅到遠處白色的雪地裡一處顯眼的紅色果實,難道說這裡還有人參。
江小蕎認識人參,倒不是她自己種過地,懂這些。
是江小蕎野營的時候認識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有兩個就是東北的種人參的大戶。
人家是專業的種植人參的專業戶。
還和他們在野外的時候詳細的講述過關於人參的種植特點和人參的一些要點。
她這個非專業人士也曾經被抓著聽過很多,並且他們在東北的山林裡也的確實地考察過,所以一眼看到紅色的那果實,江小蕎能不眼睛一亮。
這地方倒是和東北的嚴寒有的一比,這氣候方面是相似的,說不定還真的有這方面的可發展報告。
江小蕎已經發現這個時空裡,很多東西都是自己那個時代都有的,所以她相信人參這地方應該也不少。
就是不知道這裡的人們為什麼不種植。
畢竟要是自己種植人參,土地的價值可以翻好多番不說。
最重要的是,人參的種植條件也不是是個地方就可以種的。
江小蕎幾步走過去,看著距離不遠!可是實際上走開了,才明白走了有幾百米的距離,江小蕎看著白茫茫的一片雪地,走到跟前,才發現這裡根本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一點點紅色果實。
居然是一大片紅色果實。
看來這是一窩人參。
但是按照這個人參的果實參照看,也不是什麼幾十年,幾百年的野參,估計成片的應該是恰好遇到了一大片成熟的人參産下了果實,結果天氣條件,各種溫度氣候都在某一點時間段裡非常適合生長,於是就造就了這一片的人參野生結果。
江小蕎脫下自己的外套,裡面是一件棉襖,外面一件罩衣,所以江小蕎說脫就脫。
然後小心的把所有的露頭的果實都小心翼翼的摘了,全都摘下來足足有雙手合起來的一大捧呢,看著江小蕎就高興。
這要是種植,應該夠一畝地的種子呢。
發財了,發財了。
然後就是小心翼翼的把地下的人參都起出來,她的工具不趁手,費了不少勁兒,終於把底下的人參起出來,看著果實多,其實地下居然只有五隻手指頭大一點的人參,剩下的都是牙簽粗細大小參須子。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