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也跟著哇哇大哭。
“那……你們為什麼不吃糧食,孩子他媽呢?你們家……家在哪兒?”我忽然有點語無倫次了。
“老爺,我跟孩子三個月都沒見過糧食了……”男子抹抹眼淚,“我家本是京郊的小康之家,良田上百畝。
可這仗打起來了,越打越兇,沒完沒了,家被燒了,下人們散了,孩子他媽也被盜匪搶走……後來被扔到河裡淹死了。
我跟孩子兩人吃草根、啃樹皮才熬到現在,入冬到今年開春,樹皮都被啃光了……”
“不遠處的荒山野林,有各種飛禽走獸,你們何不打來吃?”
男子呵呵一笑,“老爺們早就把那荒山野林圈自家地裡了,哪裡容得下我等小老百姓進去?”
“官府沒有人救濟嗎?”
“官老爺們只顧作威作福,哪裡管我們死活……”男子又是一聲嘆息,“我餓死了沒關系,也活夠了,可孩子還小,好歹得活下去啊!”
神情悲苦又絕望,雖然看著也就三十出頭的年紀,但鬢發斑白,皺紋如刀刻的一般。
看著愁容滿面的男子,我想起了許多年前,忽然覺得,造成男子和他兒子如此悲慘的一定有我的原因。
真的,我不是英雄,但此刻,卻有一股豪氣驟然回蕩在我的胸間。
我歘一下拔出佩劍,男子一陣驚慌,護住了兒子。
走到路邊一巨石旁,我朗聲說道:“我龍霸天發誓,一定要恢複太平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普天之下,再沒有窮苦饑餓之人!”
“有違此誓,當如此劍!”我揮劍擊向巨石,哐啷一聲,劍身完好,複擊三次,才彎曲而折。
我讓人給這對父子倆一支豬腿和若幹幹糧,囑咐他們先好生活著,將來官府自會派人安頓他們。
這時,後面的樹林裡突然一陣窸窸窣窣的響動。士兵們以為有刺客,紛紛掣刀劍在手,嚴陣以待。
但出現的不是刺客,而是一群衣衫襤褸的老弱婦幼。他們有數百人之多,紛紛爬出藏匿之所,或站著,或蹲著,以空洞無望的表情望著我。
他們身側的樹木,個個光光亮亮的,全都沒了樹皮。
我初步勾畫出了一個偉大的賑災計劃,把剩餘的豬腿、鹿腿並隨行扈從帶的幹糧盡數給了饑民後,匆匆忙忙回了王宮。
當我把先發部分軍糧以賑濟災民,然後把解散部隊、種植糧食,以恢複、擴大生産的計劃告訴公孫行和陳寒若時,二人的反應出奇的一致:
堅決反對,理由很簡單,部隊的口糧也不夠,而且燕國各地還有零星的叛亂需要鎮壓。
我對二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講事實、擺道理,甚至把我知道的君為輕、民為貴等最高理論都搬出來,二人堅持不為所動。
公孫行反而耐心的勸導我:這百姓,就像一群羊,要善於利用、恐嚇,而不能為他們控制。
我希望劉錘子和馬面條出來,幫我說話,兩人都敷衍了事,口頭上答應得很好,該出場時根本不露頭。
後來我才知道,這兩人都升了官,而二蛋則在伊小野的教唆下,安心過起了小日子,不再管我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了。
再後來,大概我的恆心和熱情打動了寒若和公孫行,於是身邊就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些陌生侍衛,而且隨時隨地都要跟著,什麼情況都要向公孫行和寒若彙報。
這不是個不好苗頭,也不知道寒若和公孫行是如何一個鼻孔出氣的。
萬般無奈之下,我只好身體力行,把那饑民組織起來,開荒搞起了春耕。
但令人憤怒的是,麥苗才剛出來,官府就要來人預收租子了,而且連明後兩年的租子也一併收了。
這下我受不了了,進宮找寒若評理時,忽然發現,燕國王宮裡蹦出了個皇帝。
這個皇帝,正是我從詛咒之城解救出來的亡靈,獨孤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