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向裡間探了探頭,忽然說道:“姑娘,這裡頭是佛堂呢。”
淩玥走了過去,只見裡面果然是個佛堂,古代人信佛的多,大家女眷幾乎都會供奉佛菩薩的,二太太雖然厲害,對於佛堂倒也沒敢褻瀆,只見這佛堂仍然很齊整,只是灰塵太厚,有些看不清楚本來的面目。
佛龕有一米多高,正中供奉著手託玉瓶的觀音聖像,身前的案幾上還整整齊齊地擺著幾尊小佛像,淩玥掃了一眼,只見是彌勒、藥師佛、地藏菩薩等像。房間的周圍都垂著刺繡著經文的垂簾與毯子,香爐中還有厚厚的香灰,顯然當初淩老太太是每天都上香供奉的。
看著觀音慈眉善目的樣子,淩玥心裡忽然微微一動。
淩老太太對菩薩這樣恭敬,為什麼在離開淩府的時候,卻沒有帶著佛像一起離開呢?
想到這裡,淩玥不禁有些興奮,她走到香案前,仔仔細細地檢視了起來,連一個角落也不放過。
可是看了半天,她卻失望了,香案下面是空的,四下的情形一目瞭然,根本藏不下什麼東西。
她不死心地蹲下,用手指扣擊著地面,側耳傾聽裡面的聲響,敲來敲去,都是悶悶的回聲,屋子底下也沒有什麼貓膩。
難道這真的只是一個普通的佛堂?她來這裡找線索,會不會是太天真了?
或者淩老太太是真的沒有任何遺物留下來?
這屋子常年不住人,十分陰冷,淩玥停留了半日,凍得渾身冰冷卻還沒有任何頭緒,只好準備離開了。
離去之前,她跪在佛前的蒲團上,心裡默默地禱告:“淩老太太,您若是在天有靈,就幫幫我吧。我雖然不是真正的淩玥,可是現在淩家有難,我想您若是還活著,一定也會允許我這麼做吧!”
禱祝既畢,淩玥便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這才準備站起身來。
誰知一抬頭,她就眼尖地看見香案的背面有一處地方顏色不均,似乎寫著什麼字跡。
淩玥心中一震,趕緊站起來走上前去,彎下腰搖看了起來。
果然那香案背面刻著幾個字,看樣子應該是一首詩,她翕動著嘴唇,輕聲唸了出來。
花開彼岸本無岸,魂落忘川猶在川。
醉裡不知煙波浩,夢中依稀燈火寒。
花葉千年不相見,緣盡緣生舞翩遷。
花不解語花頜首,佛渡我心佛空嘆。
淩玥對古詩的研究不算精通,看這詩詞也沒有什麼出奇之處,似乎只是感慨罷了,可是淩玥知道,這詩寫在這個地方,肯定不是想抒發感情這麼簡單。
她細細地咀嚼著詩中的意思,只覺得詩裡充滿著無奈的感觸,似乎看透了世態炎涼,卻又不得不在人間沉淪,明知道一切都是醉夢幻境,仍然要身不由己為自己做打算。
她念誦了幾遍,將詩句記了下來,便起身重新打量起這個佛堂。
不得不說,淩老太太這個佛堂一看便知道是用了很多心思的,一應供具都很齊整,幾尊大小佛像都是雕刻細致的珍品,尤其是那尊最大的觀音,越看越覺得菩薩面容慈悲,眉眼唇角似乎含著淡淡的笑意,讓人看了不知不覺便心生依戀。
淩玥的目光落在觀音手中玉瓶裡的那支點綴著幾片樹葉的楊柳,忽然想起詩中那句“花葉千年不相見”的話,不由得心中微動,立刻抬頭尋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