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剛才賣劍者的話倒是引起了她的好勝心,這個人憑什麼那麼篤定,在琉璃廠這裡就不會有人慧眼識寶呢?
想到這裡,她準備上前看個究竟。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打扮講究的人卻搶先一步,走到了賣劍者的面前。
這人竟然就是上次在茶館攔下淩玥的蔡掌櫃。
自從那次蔡掌櫃當眾與人抬價,爭奪淩玥那件汝窯瓷之後,淩玥就知道,蔡掌櫃是琉璃廠的知名人物,他古物知識豐富,眼光獨到,為人又十分精明,地位在琉璃廠古玩街算得上是舉重若輕。
他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玩界的態度,同時也說明,這把寶劍的確並非凡品,否則也不會驚動蔡掌櫃了。
只見蔡掌櫃一走到賣劍者的身前,周圍的人群都不知不覺地安靜了下來,大家的視線都集中在兩人身上。
蔡掌櫃朝賣劍者拱了拱手,客氣地說道:“這位小爺,可否讓我看看這把寶劍?”
賣劍者瞟了他一眼,見他穿著談吐皆是不俗,便痛快地點點頭:“但看不妨。”
蔡掌櫃拿出一方大手帕擦了擦手,才拿起那柄寶劍,仔細地打量起來。
淩玥站得近,藉著蔡掌櫃的手也看得很清楚,只見那把寶劍長約三尺,青光灼灼,一看便知道鋒利無比。劍鞘和劍柄的材質是古色古香的花梨木,鑲嵌著銀色花紋。那劍身上鑿刻著一隻張牙舞爪的飛龍,線條流暢,外形生動,似乎隨時準備呼之欲出。而最引人注目的,卻是那七顆寒光閃閃的星星。
淩玥心頭一動,難道這就是……
蔡掌櫃的神情也有些聳動,他伸手用拇指和食指夾住劍尖,用力拗下,薄薄的劍身隨之彎成一個工整的圓圈,再一鬆手,劍身瞬間挺直如故。
淩玥心裡又確定了幾分。
蔡掌櫃點點頭,開口說道:“這是一把龍泉寶劍,確是真品無疑。”
周圍眼巴巴等了半天的人群,聽到蔡掌櫃的鑒定,議論聲立刻又響了起來。
“還真是龍泉劍?”
“蔡掌櫃都這麼說了,那肯定是真的!”
“就算是龍泉劍,也值不得萬兩黃金吧?”
似乎沒有聽到周圍的議論聲,蔡掌櫃將寶劍還給賣劍者,說道:“這把龍泉劍品相極佳,只不過你的要價,實在是太高了,若是可以商量……”
賣劍者冷笑一聲,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蔡掌櫃的話:“分文不讓!”
蔡掌櫃見慣了各式各樣的客人,對他的態度倒也不以為意,但凡出讓寶物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東西天下無雙,恨不能賣上天價才好,這都是無知惹的禍啊。
蔡掌櫃很有經驗,對於這樣的人,只要曉之以理,說服他這東西要價太高,通常也能以實惠的價格買下來。
所以蔡掌櫃清了清嗓子,娓娓說了起來。
“自唐代以來,凡制名劍,必稱龍泉。這龍泉劍已經成了寶劍的代名詞,郭震《寶劍篇》有雲: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良工諮嗟嘆奇絕。琉璃玉匣吐蓮光,錯鏤金環映日月。李嶠亦有詩雲:背上銘為萬年字,胸前點作七星文。龜甲參差白虹色,轆轤宛轉黃金飾。所謂龍泉劍,的確是不同凡響。”
這段話是奉承那賣劍者,一來可以緩解氣氛,二來也是在顯示蔡掌櫃的見多識廣。
見那賣劍者側耳聆聽,蔡掌櫃笑了笑,繼續說道:“龍泉劍有四大特點:其一,堅韌鋒利。”
一邊說著,蔡掌櫃一邊掏出幾枚銅錢摞在一起,從賣劍客手中拿出寶劍,只隨手一揮,寸許高的銅錢立刻片片碎裂,寶劍卻絲毫無損。
見這把劍削鐵如泥,周圍的人群不禁響起一陣驚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