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傳》曰:‘複,其見天地之心乎’,《伊川易傳》曰:‘動而後見天地之心’。”
驀然間,一個充滿韻味的聲音,似乎穿越時空般,從遙遠的歷史上游而來。
蘇定邦和威嚴中年男子聽到,立即朝遠方看去。
“天地之心於何見之?”那個充滿韻味的聲音,再次響起地青園裡,“於人心一念之善見之。”
在自問自答。
“故《禮運》曰:‘人者,天地之心也’。”
此時,蘇定邦和威嚴中年男子,看到遠方的夜空中,一個白衣青年踏空而來,散發著一股溫文爾雅的氣息。
“《程氏遺書》雲:‘一日之運,即一歲之運。人之心,即天地之心’。”那個白衣青年淡淡道著,身後斜揹著一張古琴,顯得出塵飄逸,如不食人間煙火般,“蓋人心之善端,即是天地之正理。善端既複,則剛浸而長。可止於至善,以立人極,便與天地合德。”
而在此時,竟然有一朵朵的梅花,在白衣青年身邊盛開。
蘇定邦和威嚴中年男子見到,皆是有些驚訝起來,目光一直跟隨著對方。
“故,仁民愛物,便是為天地立心。”
那白衣青年又道,一步步朝地青園走來,迅速不快不慢,“而天地以生物為心,人心以惻隱為本。”
“太學院的大師兄?”
威嚴中年男子凝視片刻後就道,“他這是何意?”
蘇定邦蹙著眉頭,沉吟一下就道:“他在回答,何為為天地立心。”
當然,這只是表面上,但實際是在回答威嚴中年男子,該如何增強文明的力量。
“孟子言四瑞,首舉惻隱。”
而在此時,那個充滿韻味的聲音再次響起,似乎距離他們更近了。
“若無側隱,便是麻木不仁,漫無感覺,以下羞惡、辭讓、是非,俱無從發出來。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學者之事,莫要於識仁、求仁、好仁、惡不仁。”
而在這時,白衣青年已經走到地青園的上空,便落下來站在他們身前,又道:“如能如此,乃是為天地立心。”
驀然間,那原本稀落的梅花,瞬間就多了起來,在白衣青年身邊不斷綻放。
一朵又一朵。
層層疊疊,雲蒸霞蔚,繁花滿園,一片香海。
而蘇定邦和威嚴中年男子,皆是有些驚訝看著那盛開的梅花,似乎一時之間愣住了。
“蘭天,見過蘇國士,商首輔。”
白衣青年對著蘇定邦和威嚴中年男子微微一禮。
“蘭先生不必多禮。”
“蘭先生不必客氣。”
蘇定邦和威嚴中年男子很快回神過來,就對著白衣青年點點頭道。雖然白衣青年看起來三十出頭的樣子,但是在二十年前就是如此,似乎沒有半點變化。
其實,即使是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蘇定邦,也不知道太學院的大師兄到底多大了。
或許,比他自己還要大都不奇怪。
大師兄的那雙眼睛,清明而深邃,如同頭頂上的星空一樣,讓人根本就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