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隨著夜色越來越深,城隍府廣場上的鬼卒越來越多,一個個都激動興奮不已……
場面熱鬧非凡,平時難得一見。
“哈哈,還有一個時辰,府君就要冊封陰神了,實在太期待了。”
“對啊,不知道各位司使大人都會被冊封什麼品階呢?應該是……按原來的品階吧?據說,各位司使大人都是七品陰神,僅次於二位無常神君和二位賞罰判官……”有鬼卒十分好奇問道,對各司使冊封的品階十分關心。
“這可不一定,畢竟這是冊封陰神,品階不可能一下子太高。”有鬼卒思索後說道,認為冊封的品階不會太高。在城隍府中,各司使已經是各司殿的最高位置了,如果一下子冊封到這個位置,也即是七品陰神,恐怕以後封無可封了……
因為青山城隍府的司使,最高也就是七品而已。
如果現在一下子冊封到七品,以後他們有大功績了,又該如何封?而下屬做出大功績了,你不冊封不賞賜,這說得過說嗎?
自古以來,封無可封都是一個大難題。
在古代,不知道有多少功臣,就是因為位置高到封無可封,最後落得死無葬身之地?雖然有些反殺了,但畢竟是極少之數,少到屈指可數,幾乎忽略不計。
對於歷代的統治者來說,如果功臣的位置高到封無可封,也就是功高震主的地步,都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大難題。
同樣,也是大忌。
明君?
那是因為功臣的功績,還沒有高到明君的地步。如果功績高過明君,也就是民間所說的功高蓋主了,明君有可能分分鐘變昏君給你看。
除非是功臣急流勇退,要不然何以明哲保身?
雖然這裡是青山城隍府,但道理卻是一樣,一切皆因是人性。自古至今,就人性的爭論很多,在古代就有性善論、性惡論、無惡無善論、有善有惡論等……
“不錯,品階應該不會太高了,如果一下子冊封太高……”
有鬼卒聞言思索一翻後說道,雖然他後面的說話沒有說出來,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當然,能夠想到這一層的鬼卒不多,其實並不是其他鬼卒沒有想到,而是沒有去想而已。
他們該激動的激動,該高興的高興,畢竟難得的盛事。
這時,場面熱鬧不已,有些亂哄哄的感覺。
“外面的場面有點亂了。”
在陰陽司裡,圖中山對著數名司使說道,“現在時辰也快到了,你們也去安排好自己的司殿吧,到時免得場面失控。”
數名司使點點頭,就走出陰陽司。
“查過司在此聚集。”
“速報司在此聚集。”
“刑罰司在此聚集。”
這時,各司殿的領頭鬼卒,迅速聚集自己的司殿的鬼卒,因為冊封的時辰快到了,場面這樣亂哄哄肯定是不行。當然,這些小事肯定不用司使親自出面,交給下面的領頭鬼卒就行了。
很快,各司殿的鬼卒就按照位置排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