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張神案,並列在判官殿上。
這時,他立即走到旁邊的神案,而在神案上同樣有著三件物品,分別是罰惡薄、判官筆以及罰惡判官令。
“原來是賞罰雙判官,一判官主管賞善,一判官主管罰惡……”
在罰惡判官令上,同樣有著他的名字,和賞善判官一樣,同為五品陰神。賞善判官和罰惡判官,沒有大小和從屬之分,大家平起平坐,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而罰惡薄和賞善薄也差不多,只是不是黃色而是黑色而已,裡面同樣是一片空白。
這時,他靜靜坐在判官位上,而手上的判官令也傳來一股關於判官的資訊。只是,從判官令中傳出來的資訊,似乎並不是很完整,讓他頗有些疑惑。還有,判官的權力,似乎也十分模糊,只是簡單地講到賞善和罰惡。而具體如何賞如何罰,賞多少又罰多少,賞什麼又罰什麼,卻沒有提到……
“怎麼會這樣?似乎有些古怪啊……”
封青巖不禁皺起眉頭,心中頗為疑惑,判官的職能分不清,權力分不清,又如何賞善罰惡?不過,似乎這樣他的權力就更大了,可以讓他隨意而賞罰。
但是這樣,豈不是很容易徇私舞弊,違法亂紀?
咦,不對,還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判官殿需要諸多司殿的配合,要不然根本難以進行下去。
例如,如果判官要賞罰一名百姓,就需要土地提供戶籍,由查過司和考功司查明那名百姓的是非功過。是善者,就遞給賞善司,由賞善司審查後再呈交到判官殿,由賞善判官進行獎賞。而賞善判官獎賞後,再交給速報司去落實……
如果是惡者,就遞給罰惡司,由罰惡司審查後呈交到判官殿,而罰惡判官進行懲罰,然後再交給速報司去落實。
而且,在這過程中,還會直接或間接需要其他司殿的配合。
其實,判官的權力並沒有民間傳說中那麼大,可以進行隨意的賞罰。而且,判官還會有諸多的牽制,這讓封青巖有些意外,怪不得會如此。不過,這個賞善司和罰惡司的功能,似乎和判官有些重複的樣子,如果不是重複,就是為了限制判官殿的權力……
這個速報司,就是判官判決後,就由他們速速去報善報惡。
所謂速報,就速速來報,相當於現時報。
不過,賞善和罰惡判官畢竟只是城隍府的判官,而不是傳說中的地府四大判官,權力是有限的。
而在民間傳說中,崔判官左手執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筆,賞善罰惡,管人生死,只需一勾一點,誰該死誰又不該死,只在須臾之間……
這種可以決定一個人生死的權力,恐怕就連城隍也沒有。
即使是有,也不敢亂來。
這時,封青巖不由苦笑一下,他這個判官殿,如果沒有其他司殿的配合,似乎根本就無法運轉起來。要不然,他只能自己一人去完成,從土地到查過司、考功司,再到賞善司、罰惡司,然後是速報司的過程……
這工作量實在太大了。
如果沒有諸司的配合,即使是給城隍府上百名判官,也忙不過來。
一會兒後,他就走出判官殿,來和判官殿並列的無常殿。
在無常殿裡的,自然是黑白無常。
在民間傳說中,此二神手執腳鐐手銬,專職緝拿鬼魂、協助賞善罰惡,為閻羅王、城隍等冥界神明的部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