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鳥兒似乎聽懂了般,有不少都圍著外婆飛旋起來,似乎一條在飛舞著的彩帶,甚至還有好幾只落在她身上。
“啊,小巖,它們聽得懂你說話?”
外婆有些驚訝,同時也無比開心起來,在逗著這些鳥兒。
一直跟在身後的陳平安,只是在靜靜地看著,靜靜地看著,他看封青巖的目光也漸漸不同,他越來越發現封青巖的與眾不同。
而且,也越來越看不清封青巖。
“安心在這裡安家吧,不會有人傷害你們的。”封青巖對著肩膀上的大黃天堂鳥說道,那兩只大黃天堂鳥似乎聽懂了般,在不斷地點頭。
在半島上逗留一會兒後,他們帶著驚奇離開了小青湖。
“咦,小巖,這些鳥兒還跟來了。”
外婆開心說道,這些天堂鳥實在讓她太喜歡了,也有些驚奇。此時,在他們的身後,還跟著一大群鳥兒,如同在身後帶著一片彩雲般。
“它們是在送我們。”
封青巖笑了笑,然後對著身後的天堂鳥揮了揮了,外公和外婆看到也跟著揮了揮手。
在他們揮手後,這些天堂鳥果然不跟來了。
“兩只小家夥不聽話。”
封青巖對著那對依然跟來的大黃天堂鳥笑著說道。
“小巖,這對天堂鳥好有靈性啊,我發現它們能夠聽得懂你的說話。”外婆驚喜說道,對這一對大黃天堂鳥十分喜歡。
大概一個小時後,他們也回到了家,而那對大黃天堂鳥也跟到了家。
此時,外公、外婆和陳平安在大廳裡喝茶,而封青巖則是抽出了一本《孝經》,在院子裡靜靜讀了起來。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參不敏,何足以知之?’”
他的聲音抑揚頓挫,充滿了韻味,似乎從遠古的時空穿越而來,帶著一股淡淡的悠然古意,回蕩在整個院落裡。
他的讀書聲一起,大廳裡的說話聲立即停下,目光皆是看了出來。
《孝經》,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諸德之本,認為“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
“咦,青巖的讀書聲……”
在大廳喝茶的外公,聽到封青巖的讀書聲後,眼睛不禁亮了起來,繼而在靜靜地聽著,聽得十分入神。
即使是外婆和陳平安,也被他的讀書聲吸引了。
此時,在村子的一株榕樹下,整天在叨叨唸唸的李天榮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口中跟著朗讀起來。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
封青巖的讀書聲越來越洪亮,如同洪鐘大呂般響起來。
他靜靜地佇立在院子,微微仰著頭迎著太陽而高聲誦讀,讀書聲充滿了韻味,帶著一股悠然古意,透過了層層的雲霧,回蕩於整個天地間。
此時,幾乎整個村子都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向了一個方向。
這個讀書聲,不斷地在村民的腦海中回蕩。
不斷地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