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鏡,唐森並不陌生。
在奧蘭多這麼一個有NBA球隊,籃球氛圍濃厚的城市,從小就是籃球天才的唐森,自然不會缺少媒體的關注。
特別是89年,自己率隊拿下州AAU聯賽冠軍之後,可沒少被媒體騷擾。
所以面對鏡頭,唐森一點兒都不怯場。
最重要的,主角又不是自己。
在布朗帶著攝像機,介紹自己成長環境的時候,唐森完全就是背景板的存在。
只有在攝製組拍到選秀相關內容的時候,唐森才作為布朗的選秀突擊訓練師正式出鏡,接受了採訪。
當然,說的都是套話,說布朗天賦有多麼多麼好,訓練中有多麼多麼刻苦。
說是拍攝紀錄片,還有康諾斯邀請來的記者。
這些話其實就是對記者說的,主要目的還是給布朗選秀造勢。
這個時候,你就是把布朗誇成張伯倫再世,下一個加內特也不足為奇。
唯一的遺憾就是唐森拍攝採訪階段,還想給自己的LYD訓練營打個廣告,考慮著不合適,放棄了。
一天的拍攝和採訪結束,眾人便匆匆返回蓋恩斯維爾。
訓練還是不能停。
回了一趟老家,布朗心態轉變了不少。
可能是兒時的夢想激勵了他,也可能是母親的談話給了他動力。
他這樣的一個家庭,就指著他進入NBA翻身呢。
所以為表決心,他都沒有帶上小女友。
之前的半個月,塔巴里嚴格執行唐森的安排,當好電燈泡,把布朗盯得很死,他那小女友已然有些不滿意。
如今連帶都不帶她,顯然是生氣了,出發的時候都沒有來送行。
布朗也不在意,回去的路上甚至於還有點兒興奮。
返回蓋恩斯維爾後,訓練立刻開始。
放假的這兩天,唐森可沒閒著。
新的訓練計劃,唐森已經調整模擬好了。
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後面相對來說還是要容易一些。
在訓練中,唐森增加了體量在百分之30的爆發力訓練。
而訓練的核心理論卻來自田徑訓練。
身為一名訓練師,理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哪怕這幾年業務做的不好,唐森也沒忽略給自己充電,透過購買相關雜誌,研究論文的方式,去學習最新的訓練理論。
去年下半年,唐森就關注到了一種訓練方法。
來自法國的一名田徑教練。
田徑運動員,尤其是短跑,跳遠這種需要短距爆發的專案,都需要透過訓練,提升下肢的爆發力。
類比於到籃球場上,其實就是強化了球員的第一步爆發能力。
後衛需要極快的第一步去過人,內線也需要第一步優秀的爆發,在籃下獲得有利的位置。
而這正是布朗所需的東西。
這種被稱作對比訓練法的理論還有足夠的生理學依據。
當你進行了某種能引起神經肌肉系統急劇興奮的運動後,可以提高隨後的爆發力動作。
打個比方,假如在衝刺跑之前,進行大重量的深蹲,便可以提高的你的衝刺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