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上上廁所了。”
布朗眼珠子一轉,還主動找了個理由,幫唐森解釋了一句。
昨天的訓練雖然被練了個死去活來,但布朗並沒有記恨唐森,反而對唐森更尊敬了。
那麼大的訓練量,唐森竟然全程陪著自己完成了。
他心裡很清楚,唐森完全可以不用這麼做的。
可唐森就跟著練了。
很明顯,是為了鼓勵自己,證明這些訓練他可以完成,那自己也能完成。
“跟這個沒關係。”唐森淡定的擺擺手。
這才剛開始,突然上訓練量,體重有波動只能說很正常。
布朗光出汗都出了多少呢。
“來,熱身吧。”
唐森也不廢話,帶著布朗做熱身。
熱完身,唐森帶著布朗來到籃下,丟給了他一個黑色的籃球。
“咦,這球?”
布朗一接球,就感覺到了不對勁。
手裡的黑色籃球明顯比正常的籃球更重一些。
“這是加重籃球。”唐森解釋道。
這些年,開始有人用這種加重籃球進行訓練,主要目的是在練習控球的時候增加負荷。
要知道NBA球員的運球力量是非常大的。
當你適應了加重籃球,再用正常重量的籃球,運球力量肯定會有顯著的提升。
不過這個東西不能一直用,長期用,會破壞肌肉記憶,反而會產生不好的後果。
正確的做法是一定比例的慘著用,把它當成一種提升負荷的方式,慢慢把力量練上去。
而唐森拿來這種球,並非是讓布朗練控球。
他現在對於控球的需求還沒那麼急迫。
唐森想訓練他的勾手。
在模擬空間內,不僅可以復刻布朗的身體狀態,還可以復刻他的比賽。
比如之前自己和布朗打的那幾球,都被系統記錄了下來。
唐森可以在模擬空間內,全方位,無死角的進行回放。
甚至於可以在回放過程中,看他的肌肉發力程度,查詢發力不足的原因在哪兒,然後針對性的進行訓練。
之前的接觸,唐森發現了布朗不少問題。
首先是技術稀爛。
他就沒太多技術,和絕大多數的高中天才一樣,更多的還是靠身體打球。
這是普遍現象。
高中對抗水平低,很多天才靠身體天賦就可以碾壓對手,很少會花大力氣去練技術。
只有等到了大學,才開始沉澱,去慢慢磨練技術。
所以像多諾萬建議的那樣,布朗真應該去大學鍛鍊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