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實話說, 自黃員這事傳開來, 有一瞬間公儀弘不是沒有聯想過自己。至於為何聯想到自己, 自然並非只是外貌好看的緣故,主要是與他現在的境況有些相似之處。
而其中一點便是升職之快。現在的黃員與自己當年一年內升至禦史之位,又有何區別?
此外, 每每下早朝, 劉端總喜歡留自己敘話或者下棋。加之素日與他相處時,他對自己的寵信及言行舉止似乎與其他人確實有些不大相同。
彼時還以為是因為器重自己的能力, 但現在回想種種跡象, 公儀弘突然覺得頭皮發麻, 整個人都不舒服自在起來。
可是轉念一想, 他若對自己存有那種齷|齪想法,這麼久以來, 大可直接挑明告訴自己吧, 又何必與自己遮掩?畢竟他都可以公開不懼流言的去寵其他男人。
公儀弘希望是自己想多了。且這個想法簡直是他從來都沒有敢去想過的,這是他第一次冒出來這個大膽的猜測。自己胡亂臆想過後還不禁為自己會這麼想感到羞愧難當,枉為人臣。
“他是不是陛下的面首我也不清楚,不過這種問題怕是很難開口問他吧。畢竟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去做面首,做面首的情況一種是被迫接受, 二是追求榮華富貴。無論哪種, 都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你覺得他能說實話告訴別人嗎?”
公儀弘道。
劉嫣聽後, 心中有數。顯然寧可相信他是第一種,而不是為了權勢財富出賣自己的色相,否則真是與他白白認識一場。
不止劉嫣有疑問, 還有劉宗。
劉宗與他最是交好,亦是無話不談,當聽到一絲風言風語後,立時直接去找了黃員相問。
奈何黃員面對他的質問始終閉口不言,任其胡亂猜疑。最後劉宗逼問不出結果,甩袖離去,與他不歡而散。
但也正因為黃員不說,更讓他確信了這件事的真實性。
事後,黃員顯然過得並不如意,意志消沉下去,經常在外酗酒滋事。然而,他正得聖寵,即便鬧出點動靜來,也並無人敢管。
黃員頹廢了多日,這日下朝,行至半路,突然上前,請公儀弘留步,欲與他借步說話。
公儀弘雖與他同朝為官,但因之前有些隔閡,基本上與他的關系處於不冷不熱,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現在被他主動邀請,不免有些驚訝。
公儀弘猶豫了一下,當然,出於好奇他是否是有事相告,最後還是答應了。
黃員在一家茶樓選了一間廂房,同他私下聊了許久。整個過程中,公儀弘的眉頭越皺越深,到了最後彷彿深的都能擠死一隻蚊子。直到與他分道揚鑣後,仍是愁眉緊鎖,心事重重的樣子。
三日之後,繼黃員得寵的風波不過持續了不到一個月,朝上又出了一件驚動不小的事——
有大臣上書彈劾黃員,指其私下貪贓受賄,目無法紀。
而上書之人便是公儀弘。
黃員被人帶來時,連為自己辯解一句都不曾,當即跪下俯首認罪。
劉端扶著額頭揉了揉眉心,似正糾結如何定罪時,公儀弘見機上前說道:“啟稟陛下,黃大人所犯之罪按律並不致死,不如流放邊疆,一來他是初犯,給他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二來以示皇恩浩蕩,陛下認為如此安置可好?”
劉端聞言想了下,終究同意下來。
……
因職責所在需要記錄這些,劉嫣第一時間就得知了此事。只是想不通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
明明黃員正處於風生水起之際,為何要這麼做,她覺得,這裡面大有玄機。而偏偏揭發黃員的不是別人,竟是公儀弘,更是讓她急於知道其中是否存在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
是夜,劉嫣散職回來,公儀弘問她,可有怪他揭發黃員。
劉嫣輕輕嘆了口氣,說不怪他,這也是他的職責。又多問了一句,他是否真的犯了罪,還是另有原故。
因為好端端的,沒有理由做出這種錯事。畢竟黃員已經身在高位,什麼也不缺,何至於做這觸犯法律的事。實在讓人想不通。
公儀弘想到黃當日找自己,求自己幫忙。他當時儼然不能相信他居然讓自己迫害他。
公儀弘不想與劉嫣有所隱瞞,說出了是黃員求他幫忙,讓他這樣做的原因,然後自己同意幫他。
公儀弘本不想管的,但聽他說到劉嫣,問倘若他再也不回這裡了,不正是他希望看到的嗎。
公儀弘遲疑一想,當下心裡確實有了私心,又看在他之前收留過劉嫣的恩情上,最後決定同意幫他一次。
劉嫣聽完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也沒太過於震驚,如心中所預料的差不多。果然,黃員出於被迫,而劉端有與他親近之心,黃員忍受不了受辱的生活,於是才做出這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