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官回來了!”
“誰?”
“哎!楊官爺!人就在門外頭呢!”
“什麼?不是說人明日才回嗎?哎哎哎!知春,這沒什麼事,東廂房的東西還沒收拾呢,你先去看看。”
“這怎麼辦?新娘子和新郎官成親前可不能見面。”
“無妨,你小聲些,他們二人不知,也不算壞了規矩。”
杵在門外頭聽的一清二楚的楊瑾:“……”
不一會楊瑾也緩過神來,扶額笑了笑,自己太著急,反倒把別人嚇著了。於是,當院裡頭的人再次推開院門時,門外哪有未來新郎官的人影呢。
……
吉時吉日,轉瞬即到。
舒錦和身穿大紅的喜服,端坐在自個屋的床邊,由著楚雲為她細細著妝盤發。
屋外鬧哄哄一片,左奔右移,一會就挪到新娘子這,門前眨眼間冒出好幾個人影,喜氣洋洋地晃動著。
是喜娘、王彩花、知夏、知秋他們。
不等喜娘開口,王彩花先火燒眉毛似地催道:“吉時快到,你們好了沒有?”
也不知怎的,馮知春說妝容太豔,想重畫,硬是把十分充裕的時間銳減到手忙腳亂。
楚雲手下未停,頭也不抬,回道:“快好了!”
王彩花瞧這倆半大的姑娘家慢悠悠的樣子,頓時有種“皇帝不急那啥急”牙疼感,又催道:“外頭可掐著時辰等放炮呢,你們慢了,後頭也亂了,新郎官得急死……啊呸呸呸!”大喜日子說什麼死字!
馮知春居然還抽空回上一句:“早嫁晚嫁,早晚要嫁,他急個一時半刻死不了。”
眾人:“……”
好在楚雲及時叫道:“好了!”,才將一切扭回正軌。
花轎停在門外,從新娘的屋子到上花轎,這段路當由家中的父輩或兄弟揹著新娘走過。馮家只餘一個男丁——年虛十二歲的馮知秋,他的個頭還沒馮知春高呢。
他轉過身,略微屈膝彎下腰,朗聲道:“姐,上來吧!”
經水災一事,小少年好似洗去了些稚嫩,馮知春看著他窄瘦的背,突然心中感慨萬千。
馮知秋以為她覺得他個頭小,不願讓他背,忙道:“姐,我背的動!”
馮知春淺淺一笑,雙臂環上馮知秋的脖頸。馮知秋雙臂一收力,穩穩將長姐托起,為了這一天,他私下沒少練習。馮知春比他想象中的要輕,只可惜他個頭還未長得足夠高,走起路來還是略顯失衡。
“吉時到!”
隨著喜娘一聲喜氣洋洋的喧喝,十九盤的鞭炮被點燃,火星快速燃盡引線,“噼裡啪啦”鬧起來。
原本楊、馮兩家人丁稀疏,馮家還帶著罪名,這場喜事是大辦不起來的。但以馮知春討喜的人緣、楊瑾的遠近聞名,有尹知縣保駕護航,街坊自發幫忙,這場喜事只是形式從簡,熱鬧程度倒不比平常人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