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你來了就很好。”
又安靜了片刻,兩個人都不主動說話,氣氛有些怪。
馮知春心中怪異,抬眸看了看楊瑾,試探問:“你在生氣?”
楊瑾一眨眼,眉頭微挑,看向他:“為什麼這麼覺得?”
“不知道。”馮知春搖頭,如實說,“直覺。”
楊瑾眼中有了點笑意,他複垂下眼,極輕極輕地嘆一聲:“我不會對你生氣。我要生氣,也是對我自己。”
生氣我自己不會水,不能去救你。生氣我自己來的太晚,讓你等了太久。生氣我就算嚴懲了那兩個惡徒,也還是不能讓你平安。
話似風,卷帶進馮知春的耳中,卻只餘風聲。
……
新春過後,便是正月十五鬧元宵。
初春總是薄寒,卻擋不住人們鬧元宵的熱情。除了煮湯圓吃的,還要賞花燈猜燈謎。入夜之後,一條商街宛若星河,燈火團聚,暖意融融。
這時候,馮知春的身子恢複的也差不多了,可以下床走路,做些輕松的家務活。
馬老爺在百福樓設宴,說是馮知春大病痊癒必有後福,得去去晦氣,新年開個好頭。這場宴席,除了馬家、馮家,還一併請了照顧馮知春的楚雲、王彩花一家、縣衙的幾位捕快。
酒足飯飽,半大的孩子們都想去逛夜街。
馬老爺是巴不得自家兒子與馮知春多接觸的,趕緊留下長一輩喝酒,轟了幾個年輕的男男女女帶孩子們出去玩。
街上熱鬧極了,行人摩肩接踵,攜家帶口地逛著街上的各式有趣的小攤小店。自覺頭腦聰明的,就會擠到猜燈謎的店鋪前頭,去博□□頭。
馮知春他們邊走邊玩,每個人手上都堆了不少零嘴和花燈。
走到長街中部,人驟然變多。人們議論紛紛,頻頻看向某處,看上去都很興奮。
“姐姐!姐姐!”知夏知秋在前頭揮著手招呼道,“花燈王要出來啦!快跟上,到前頭找個好位置!”
小孩子高興起來,跑的跟陣風似的,馮知春慢了兩步,就被擁擠的人潮沖散了。她心裡著急,四處張望,還喊了幾聲,怎麼也尋不著人。
忽的,一隻手抓住了她。
她一驚,回頭去看,看見楊瑾的臉。
“跟我來。”楊瑾拖住她的手,帶著她往人潮稀疏的地方走,與知夏知秋去的方向卻是兩個方向。馮知春頻頻往回看,楊瑾安撫道:“他們有楚雲看著,不會丟的。”
二人手牽著手,逆著人流,走出亮堂如白晝的街道,繞過彎曲的巷子。等停下時,已到了一處偏僻角落,一側是映著點點燈火的水塘,水塘對面,是人群湧動的街道。
一汪水色,隔開兩個世界。
馮知春扶著欄杆,往對面看去。這兒視野很不錯,正好能看見幾人抬著的花燈王,燈片一晃一晃,絢麗斑斕。難怪這麼多人都擠過去看,確實好看。
她問:“你怎麼發現這個地方的?”
楊瑾答道:“用點心,不難發現。”
馮知春噗嗤一笑,轉回身來看他,笑道:“你用點心,別人就要很用心很用心,可是不一樣的。”
燈火聚在少女的眼中,流光溢彩,盛滿星光。楊瑾看著,就想伸手去蓋住她的眼,這樣的眼睛,真不想叫別人也看見。
對麵人群發出一陣歡呼,馮知春趕忙又轉回身去看熱鬧。
少女在看燈火,青年在低頭看她。
“馮知春。”青年輕輕開口。
“嗯?”
“等我考上功名,你嫁我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