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果然很忙,留了趙豐一人看家,聽趙豐說尹良正交代給楊瑾一起從上一位知縣手中留下來的懸案。
臨縣出了宗與這懸案頗像的案子,這還是幾位知縣巡酒打官話時臨縣的知縣說出來的。因著尹良正從前知縣手中接管中周縣時前知縣特意交代過這宗案子,後來尹良正也時常翻閱遺留下的懸案卷宗,聽臨縣知縣一談及此案,頓覺有些熟悉,再一想就想到了這宗懸案上來。
尹良正當時心中又興奮又發慌,立即把情況與臨縣知縣說了一遍,回來後,一刻不耽誤,叫了楊瑾與另一個捕快動身去臨縣協助辦案。
至於那宗懸案是怎樣一個傷心故事,這只能等楊瑾回來,或案情大白於天下時才知曉了。
臨縣那宗案子辦的也順利,只是抓潛逃的疑犯拖了不少時日。
期間楊瑾回來過一次,只匆匆與馮知春打了個照面。
很快便已近年尾。
年尾多患匪,縣衙貼出告示,提醒百姓多加留意,除了常有的偷摸盜搶,人伢子也出沒頻繁起來。
馮知春的第一批冬衣終於順利製成,雖稱不上華麗,也頂厚實舒適,被知夏知秋好一陣誇。
知夏試著新衣裳,忽道:“也不知楊大哥和趙小哥這個冬天有沒有新衣裳穿。”
馮知春替她系紐扣的手一頓,道:“縣衙不至於這麼摳門,新衣還是有的。”不過都是皂色工服。
知夏瞧了瞧家姐的臉色,又小心翼翼道:“那衣服不是知縣裡當差的都要穿的麼,體是體面,可哪有常服穿的自在舒服。”
“是呢!”知秋在旁附和著,“瑾哥還是穿常服好看些!”
馮知春繫好知夏的衣釦,替她拍平整衣角,好笑道:“你們想給他做,姐姐沒有意見。姐姐給你們銀錢去挑布料,教你們怎麼縫,好不好?”
知夏知秋對視一眼,齊齊擺手:“不好不好,我們哪有姐姐的手藝好。”
打消掉兩個小家夥的鬼主意,馮知春自己反倒起了心思。
楊瑾家就兩個男人,成衣這麼貴,他們未必會買。今年冬季雨多,寒氣滲進棉布衣裡,所以馮知春特意縫了綢棉雙層做面子,比成衣店的還暖和些。楊瑾在縣衙當差,外面走動多,且看他最近忙成那樣,估計也沒什麼時間置辦。
不如……自己就給他們做一套?
反正……等給了楊瑾,收他工錢,也不算她送他的。
這一日馮知春正在家縫衣服,忽聽有人拍門,她開門一看,見是馬家的夥計。
夥計朝她略略拜禮,道:“馮姑娘,我家少爺想請你去百福樓一趟。”
“這回又是什麼理由?”馮知春問。
自打馬老爺向馬鈺瑛傳達想要她當兒媳婦後,馬鈺瑛來找她的時候就越來越多。
但又談不上是追求。不過是找各種理由邀她吃喝,給馬老爺做做門面樣子。
馮知春抽著次數拒絕了幾次,馬鈺瑛聰明得很,後來就盡挑著例如“新食譜相關”的理由來,叫她不好拒絕。
夥計轉頭看看周遭,才壓低聲音答道:“百福樓有個姑娘到處打聽楊官爺兒的信,還自稱是陳姍姍,是楊瑾官爺兒的未婚妻。我家少爺覺得有些奇怪,便叫我來請馮姑娘前去一敘。”
馮知春聽見女子的名字便是一挑眉,這都小半年過去了,陳姍姍跑來做什麼?
作者有話要說:
裸更要不得,一有點事就沒精神更……
下篇文一定要好好存稿(?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