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narks!”
起跑線前一聲提醒選手各就各位的聲音響起。
葉欽輕輕出了一口氣,調整好最後的心態緩緩地走上了起跑線。
伊坎體育場內觀眾眾多,今天的氣氛十分火爆,在觀眾席的看臺上甚至還有不少華僑留學生揮舞著五星紅旗在加油。
他們都是來看他和劉陽宇比賽的觀眾,從第一年在紐約伊坎體育場比賽的時候還沒有多少人問津,到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華人和留學生出現在賽場上觀看他們的比賽。
不過,此刻葉欽全然沒有去想其他,如果在以往他這時候可能還會分出一點注意力在觀眾席看臺上,但今天這場男子100米的比賽,他從進入賽場之後,就幾乎完全保持著自己的專注。
目光最後瞟了一眼遠處100米之外的終點線,葉欽緩緩地走上助跑器。
在他身邊傑森蓋比同樣保持著緊張的神色,雙手食指高高指向天空,然後才俯身低頭,踩踏在助跑器上。
自從去年在男子200米專案上接二連三的重新整理個人PB,在男子100米專案裡更是成為了繼賈克斯特林之後,美國最重要的百米運動員,傑森蓋比此時的精氣神和自信心已經完全不一樣。
在05年赫爾辛基世錦賽初上世界舞臺的時候,傑森蓋比還不太能夠放得開,對於自己的實力還有著諸多的不自信和懷疑,在比賽前也不會做出這種囂張的雙手指向天空的動作,但是隨著個人成績的不斷上升,媒體的吹捧,還有自我信心的增長。
這時候傑森蓋比,不論是在男子100米還是在男子200米專案,他都已經有自信面對世界上任何一位短跑選手。
“這場比賽的成績恐怕會超乎我們的想象。”
看臺上,同樣有來到紐約陪同劉陽宇參賽的孫潮生,看著了一下選手的狀態和陣容,輕聲感慨了一句。
陳中州在一旁點點頭,“希望葉欽能夠跑出個好成績,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葉欽的第三次男子100米大賽,遇到的選手終於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要壓力才能夠做出突破,葉欽的大賽心態,比起劉陽宇還要好一些,我們要對他有信心。”孫潮生笑了笑,他知道陳中州現在的心情,關心則亂,就如當初劉陽宇的幾次參賽,他作為主管教練,經常也是坐立不安。
陳中州現在的反應也是正常,但孫潮生對於葉欽的看法要相對客觀得多,從最早開始知道葉欽這小子還是03年城運會的時候,那時候葉欽和楊耀在新莊訓練基地訓練,他就聽說有一個海西省的年輕小子天賦很不錯。
後來跟聶方平有了接觸,一步步看著葉欽的成長,他還在其中建議聶方平主攻國際賽場,以賽代練,事實上證明,這種模式訓練出來的運動員,要比在國內閉門造車強得多。
天賦很重要,但視野同樣也是。達到了一定的水平,去更高的舞臺看更高處的風景,這樣運動員才能夠不斷的提升和超越自我。
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他培養運動員的理念。不過這樣的理念雖然好,但好的苗子難尋。
葉欽在孫潮生看來,其實某種意義上不能完全算是當前國內體育體制培養出來的運動員,反而有那麼幾分野蠻生長的意思。
出身的條件,成長的環境,然後踏入舞臺之後面對的爭議和壓力,都使得葉欽成為了在抗壓能力和自我認知調節能力極為突出的優點。
孫潮生可以肯定的一點,如果這兩年國內田徑界,沒有葉欽的話,劉陽宇現在的心態恐怕要比他想得還要膨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