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就再相信你一次!”大夥道。
“太好了,謝謝大家!”陶爺爺激動得老淚縱橫。
燕萊也很高興,再對大家道:“謝謝大家的寬宏大量,既然事情已經真現大白,接下來我希望大家能重操舊業,重新把冷卻幾十年的窯口燒起來,解除大家的危機,也讓景州再複昔日繁榮!”
“燒瓷、燒瓷、燒瓷!”臺下一片沸騰,響徹整個天空。
燒瓷的事情全權交給了陶爺爺,由他挑選技術精湛的燒瓷師傅,帶領新手一邊開窯一片傳授。
大龍那邊進入了魔鬼訓練,希望早日能領職上工。
燕萊本來可以功成身退了,但是她也想學習一門技術,所以每天都和大夥在窯地學制瓷。
高邑將景州重新燒瓷的訊息散佈了出去,許多外地的商家都前來下了訂單,交了定銀。
畢竟景州的瓷器可是享譽中外的,這些年仍舊有不少的買家向他們訂購景州瓷器,他們都沒有貨,如今終於有貨了,一定可以賣個好價錢,大賺一筆。
這對於窮了幾十年的景州人來說無疑是個天大的喜訊,他們更加有幹勁,每天都十分賣力的幹活學習。
雖然有許多訂單,但是陶爺爺認為急不得,基礎必須打好,否則會砸了景州瓷器的招牌,也會讓他們以後沒有生意做。
燕萊十分贊同陶爺爺的說法,慢工出細活,做生意的,産品質量最關鍵。
於是,在一個月後,時隔三十多年的第一批胚體才送進了窯裡,燕萊也將自己親手製作的一雙小瓶放了進去,用以紀念這一偉大事跡。
瓷器製作雖然重要,但是關鍵還在燒制上,火候的掌控同樣考驗燒瓷師傅的本事。
陶爺爺帶著數十位燒瓷師傅守在窯外不辭辛苦的看顧著,一日後,窯火熄滅,瓷器已成,再冷卻一夜方可進窯取出。
那天晚上,整個景州人都失眠了,雖然已經燒製出成功的樣品,但是這是他們的第一份勞動成果,實在讓人擔著心。
翌日天還沒亮,所有人都起來了,穿戴整齊守在了窯外,等待開窯。
陶爺爺和大夥商量了,請高邑來開窯,所以高邑也起了個大早,用了早膳就和燕萊一起過去了。
到了窯地,百姓行禮問安後,高邑在鞭炮聲中開啟了窯口。
陶爺爺立即帶人進去取出十件大樣品給大家觀看。
“真美!”燕萊贊嘆。
十分成功!
眾人歡呼!
高邑也鬆了口氣,景州人的危機總算可以解決了。
大夥都進去搬取瓷器,裝放在精美的盒子裡,等待訂購的商家來取貨,要求送貨的也安排人送過去。
人多力量大,一窯瓷器很快便取出來了,大夥搬上車運走了。
“我們也回去吧!”一旁靜坐的高邑對在幫忙的燕萊道。
“等會兒,我去把我做的瓷瓶取拿出來。”燕萊這才想起來,跑進窯裡去取她的瓷瓶。
轟!
窯裡突然傳出一聲巨響。
稀裡嘩啦!
接著響聲陣陣。
“窯塌了!”不知道誰喊了一句。
高邑臉色大變,未等大夥反應過來,已經飛身進了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