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中旬,孫權一族以一種釋然心態趕到潁川的時候,早先一步的天子‘一家人’便已經抵達了洛陽舊都,而與此同時,交州牧士燮與返程的大司馬、大都督呂範則剛剛到達南陽境內。
十五年風塵僕僕,眼見著便要塵埃落定了。
不過,洛陽這裡卻沒有那麼萬眾期待的意味,恰恰相反,鄴下群臣對忽然間到來的遷移展示出了莫大的抗拒心理,以至於猶猶豫豫、拖拖拉拉,甚至有不少人直接上書燕公,說什麼鄴下如何如何,頗有幾分雜音出現……對此,燕公公孫珣展示出了極大的容忍與冷漠,既沒有駁斥和處置,也根本沒有改弦易轍的意思。
其實,沒有任何反抗餘地的鄴下群臣心裡也明白,鄴下位於河北境內,對於整個天下而言,還是偏頗了一點,真要是定都,他們自己也會說長安、洛陽,更不要說還有幷州、陝州、三輔籍貫的官員隱隱敲邊鼓了。
只是,鄴下群臣中的高層,乃至於中層核心官員,河北籍貫的人還是佔著絕對優勢的,再加上鄴下這幾年經過有序建設,經濟發達、市場繁榮,彼處人人皆有資產,所以不免有些不爽罷了。
至於此舉的真正意義,也不過是想提醒公孫珣,別忘了他們為了燕國的‘犧牲’,等燕公正天命、大家一起升官的時候,需要看顧一下河北籍貫的諸人。
如此無端之事,也就難怪公孫珣懶得理會了。
不過,一個現實問題在於,洛陽與原河南地區,還有半個弘農被董卓遷移一空,而屯田與均田制又不免從側面約束住了老百姓回遷的腳步,昔日大漢都城此時空白一片不免讓人心有慼慼。
實際上,這日下午,城東都亭舍內的三層閣樓之上,終於回到了洛陽並再度俯瞰起這座故都輪廓的劉協,此時也不免黯然神傷……都說物是人非,可對這位來說,如今不僅是人非,連物也不是昔日之物了,甚至於整座城市、整個天下都要改換主人了,能不傷嗎?
“陛下,這便是洛陽嗎?”董貴人小心從兩名甲士身側穿過,上前攬住了自己丈夫的胳膊。“城池倒是極大,修整也的乾淨,可為何如此荒疏,還不及長安有煙火氣?”
“因為沒人……”小天子愈發黯然。“朕還記得昔日六七歲年紀,兄長偷偷跑來見我,我們一起往北宮角樓上登高,雖然只能看到北宮兩側區區邊角,但彼時滿目熙熙攘攘,到處都是人來人往……而今日,城牆輪廓還是樣式,區劃還是那麼整齊,甚至新建建築、宅邸比往日還高大整潔,但沒有人又怎麼能有首都氣象呢?”
董貴人一路行來,見到沿途護送甲士尚且客氣,加之年幼,不免大膽了許多,其人瞅了一眼身後甲士,忍不住低聲相詢:“陛下,聽說那燕……那燕公只等他的大司馬一回來,便要在這根本無人的洛中逼迫陛下禪讓,如此迫不及待,將來豈不是要被人笑話?”
劉協一聲嘆氣,剛要說話,卻覺得渾身冰冷,然後滿背汗水即刻順著後背流了下來,因為就在這時,一個他以往還算聽過幾次的聲音忽然從他背後響起:
“不知是董貴人還是伏貴人,這就有些不懂了,孤在何時稱帝,與都城是否繁華並無關係……依孤來看,白紙一張,方才好從容作畫!陛下以為如何啊?”
劉協情知是何人到達,卻是強忍驚惶之意回過頭來,果然看到是燕公公孫珣錦衣常服、負手親自登樓至此,除此之外,其人身後還有一個和自己一般差不多年紀的黃口少年,以及兩名錦衣持刀的高大年輕男子。
見此情狀,劉協大約知道對方沒有惡意,便鼓起勇氣勉力相對:“燕公說笑了,董貴人區區一女子,又無家教,如何懂得這些大略?”
這便是諷刺公孫珣當日殺光董承全家一事了,而聽到這個稱呼,董貴人也驚惶躲到了天子身後,只是微微抬頭打量自己的殺父仇人。
“女子又如何啊?”公孫珣連連搖頭,倒也不氣,反而好整以暇。“臣便服來見陛下,就不行禮了。”
“事到如今,朕也不敢受……”
“陛下都亭住的如何?”公孫珣再度一笑,依舊不氣。
事到如今,他也確實不需要跟一個小孩子置氣,哪怕此時對方依然還是個天子。
“天下可有歸於舊都卻住都亭的陛下嗎?”原本已經沮喪下去的劉協,聞得此言,卻又忍不住有些抑鬱。“燕公便是想辱朕,也無須如此吧?北宮畢竟是朕自由居所……尋常百姓隔十年歸家,也許去看一看的吧?”
“陛下誤會了。”公孫珣依舊負手以對,儼然不以為意。“孤還沒小氣到這份上,實在是北宮、南宮皆未修葺完成,便是孤自己,也只住在新營建的私宅中……估計秋收後,才能勉強住人而已。”
天子一時不解:“燕公喚朕來不是要行禪讓事嗎?如何宮殿一直未曾修葺?”
“因為孤也沒想到,天下竟然統一的這麼快。”公孫珣從容以對。“這話便又扯回去了,孤何時等位,與此城並無多少關係……重要的是四海一統!四海一統,孤自然便是天下之主,何論其他?!”
“如此說來,燕公也不需要朕來禪讓了?”天子一時氣急。
“還別說,陛下此言倒也有幾分道理,孤還真心動了。”公孫珣不由失笑。
天子陡然變色:“朕說笑而已……燕公既然親自至此,朕自然無話可說,無論何時行大禮,朕絕不推辭,只求燕公能謹守承諾,許漢室血脈自然延續而已。”
“今日不是為此事而來!”公孫珣忽然肅容。“這點事情孤還不至於親自走一趟……陛下,臣至此是有件事情要告訴你,你走後,京有喜便投江自盡了。”
天子聞得此言,先是本能想要駁斥,但剛要說話心中卻已然反應過來——很顯然,京澤怕是真的死了,而且真的是自殺,因為當日殿中最後一別時已有預兆,只是自己一心求生,沒有太注意罷了。
再說了,以其人身份和作為,本就有無數理由去尋死,而考慮到皇長子的掉包之策,此人很可能是就是為了讓他劉協放心,方才尋死的。
想到這裡,天子心中萬般委屈、怒氣與隱忍俱皆消失,只覺腦中一片空白,根本不知所想所措……漢室凋零至此,到最後為漢室和自己考慮到了一切,然後選擇盡忠之人,竟然是個間諜!
可是個間諜又如何呢?難道不遠勝那些四世三公之輩與什麼世宦兩千石嗎?
但來不及多想,一念之於‘間諜’二字,天子幾乎是瞬間醒悟,卻又忍不住淚流滿面,就在閣樓上朝著面無表情的公孫珣以哭腔相對:“燕公,京車騎本是漢臣……”
不知道為何,天子語氣中幾乎有哀求之意流露出來。
公孫珣看到對方如此姿態,反而也是仰頭一聲嘆氣:“不錯,京澤本是漢室忠臣!與曹孟德、劉玄德無二!”
一瞬間,劉協幾乎對對方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