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覆漢 > 第十六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

第十六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 (第1/4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必須找到阿歷克斯 開局為奴,爭霸天下 逃荒種田:千億物資嬌養殘疾反派 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亡魂的我穿越緝兇 八零:穿成男二妹妹,我帶飛全家 剛穿越就成了亡國公主 可惡!怎麼到處都是長公主的魚! 超時空進化 屏屏的種田日常 快穿攻略女配有毒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裡拿編制 我靠獎學金過活[穿書] 星際移民 毒害權臣歸來後(雙重生) 玉心血 男裝後掰彎了黑蓮花陛下 穿進戀綜狂甩巴掌 貴妃千嬌百媚 喪屍季節

“事情是這樣的……”

就在孔文舉全然失據之時,作為殿上唯一一名享有與七相同等座位待遇的冀州牧董昭卻順勢接管了局面,而滿殿文武見到此人起身也都即刻肅然起來,然後靜聽對方敘述,便是孔融都不敢輕易插嘴了。

這是當然的。

八個座位,其中七個相國的位置坐了六個人空置著一個御史臺正座自然不必多言,但董公仁卻是堂而皇之摻雜到了其中,而且幾乎所有人都還覺得理所當然……這不是燕國制度中的特殊加恩,而是一種由光武帝劉秀髮明,從後漢沿襲過來的,被所有人習慣性接受的政治傳統,很多人都預設董昭是司隸校尉。

沒錯,就是陽球、袁紹曾擔任過的司隸校尉——主管司隸的刺史額外加秩,具有專有名稱,大朝會時具有特殊禮儀待遇,和御史中丞、尚書令一起單獨列坐,這是後漢一朝多少年的老規矩了。

燕國草創,封地理論上也只限於遼西諸郡,可實際上呢?實際上燕國控制了絕大部分冀州牧作為燕國這個政治實體實際首都所屬的最高區域行政長官,就是大約映照著之前的司隸校尉,這一點誰都能夠接受。

而且董昭的資歷、功勞、以及品級待遇,也都是獨一份的,很明顯的低於七相,卻也明顯高於七相以外的所有人。

故此,雖然其人終究不是相國,雖然屁股下的太尉椅還沒有戲忠屁股下的凳子結實,但也足夠震懾朝堂了。

而隨著這位董冀州侃侃而談,滿殿文武也是紛紛‘恍然大悟’。

原來,按照董昭所言,隨著中原光復,鄴下最近忽然出現了一個性質惡劣的反動士人集團!

這些人以丟掉了官位的中原降人為主,還有一些河北豪門子弟,他們年紀普遍性比較低,卻個個不學無術、道德敗壞。一開始,中原降人還只是想招搖撞騙、求官問職,而那些河北豪門權貴子弟也是水平低劣,素無德行,只喜交友。故此,雙方臭味相投便稱知己,很快就相互結交起來。

其實,這也沒什麼。

但後來,隨著這些人漸漸意識到鄴下制度分明,以他們的才學和德行根本不可能透過大學與科考入仕,便居然起了逆心!如今,這些人定期聚會,表面上是談儒論學、臧否人物、議論朝政,實際上是想操縱輿論,試圖影響朝堂,更改朝堂大政,甚至存了不軌之心……結果你還別說,除了一部分素質低劣的鄴下學子之外,真有燕國重臣被矇騙,信了他們的鬼。

太常寺卿孔融就是其中之一!

“董冀州未免危言聳聽了!”孔文舉聽到這裡,也算是回過神來,卻又硬著頭皮出言反駁,畢竟,他雖然不想‘壞’,但也不想‘蠢’。“在下固然知曉那些人,今日建議也卻是隱約與這些中原士子有關,但本意還是為燕公著想,想為燕公收人心……”

“所以說孔太常被矇騙了!”董昭愈發感慨。“這些人都是心懷不軌的逆賊,收這些賊人的人心,又有什麼用?!”

孔融見董昭如此強硬,也是愈發慌亂,卻還是勉力解釋:“這些人都是正經士人,也是想為燕公盡力的,不過是所學與鄴下不同,實在是報效無門,方才彙集起來,光明正大請求我轉呈心意……若是朝中覺得不妥,那便不納就是,何必一定要說他們是賊呢?”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逆賊!”董公仁的那張黑臉忽然嚴肅起來,語氣也變得格外尖利。“據我們冀州府探查得知,之前靖安臺一事、遼西地震一事、江夏天子有後一事,本無關聯,正是這些人妄論天命,將幾件事情扭在一起,公然宣稱燕公無德,不足以為天下民主……若如此都不算是逆賊,那什麼是逆賊?!”

殿上文武聽到這裡徹底釋然,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本來嘛,燕公文成武德,神武英明,哪有什麼天命不承的說法?敢情是一群反動分子的謠言!

所以說,回什麼遼西啊?回遼西豈不是中了這些人奸計?

“臣版印寺少卿郭圖冒昧進言!”就在這時,不等孔融開口承認自己是被愚弄,一陣喧譁之中,遠處的郭圖便再度昂然出聲,於滿朝文武的複雜目光中參與到了其中。“臣以為,孔太常天下名士,世稱了了,乃是絕頂聰明之人,如此人物絕不可能為彼輩逆賊所惑!說不得,其人便是那些逆賊的背後主使!”

殿中愈發喧譁,幾名武官更是乾脆打量起了孔太常的後腦勺。

至於孔融,其人進退不能,腦中一片混亂,幾乎是本能的看向了端坐於虎皮之上的公孫珣,目光中明顯帶著一絲哀求之意。

然而,燕公面無表情,置若罔聞,登時又讓孔文舉覺得渾身冰涼。激憤與惶恐之下,素來性格偏激的其人幾乎想要破罐子破摔,直接放肆嘲諷他骨子裡根本看不起的這個遼西武夫與身前身後兩個無恥小人一番……但不知為何,迎著座上之人的目光,他卻根本不敢開口,只是僵立於殿中失神,任由周邊議論不停而已。

話說,另一個時空中,孔文舉之所在敢和曹操徹底對立,是有多重原因的,而眼下他的進退兩難也是理所當然的。

首先,那個時空中孔融向曹操迎奉靠攏不成,本身到底是一直都保持著漢臣的姿態,背後也有一個漢室大義所在,政治上是全然清白的……而相對應的,這個世界裡,面對著孔融的試探性貼近,公孫珣卻是在征伐中原前,為了穩定後方而主動接納了其人!

換言之,孔文舉此時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燕臣!

非只如此,此時滿殿皆是燕臣,而非漢臣!

至於漢室,早就被公孫珣給送到江夏去了,黃河以北幾乎沒有任何漢室殘餘勢力存在。所以,面對著公孫珣,這位孔子後人幾乎沒了任何道德大義可以倚仗。

便是此番其人如此跳脫,本質上也多是因為太常寺權責太輕,且在面對權責類似的禮部時,他本人也根本競爭不過水平更高的禮部尚書衛覬,所以才存了跳槽、攬權、密植黨羽之心,繼而成為了今日的眾矢之的。

其次,在那個時空中,因為蔡邕早死,孔融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天下文章宗師,讓他這個位置在傳統士人眼裡也是極有分量的,所以天然能得士心。而眼下呢?非止蔡伯喈活得好好的,便是經學方面的鄭玄、數學方面的劉洪、士人清議方面的張儉也全都在鄴下大學裡廝混,而且還憑藉著大學這個天然知識界載體穩固維持著自己的地位,哪裡輪得到他孔文舉上位?

更不要說,版印寺的存在,使得近年來文學發展極快,正當年的王象、年輕的王粲,都隱隱更有風頭。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 請皇兄,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