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為止,城上城下相互喝罵鼓譟,飛矢交織對射,火光上下相映,鼓聲隆隆相對……很顯然,中原聯軍的突襲瞬間變成了強攻。
話說,七軍渡河,絕對是有一些器械的,但為了保證速度,也不可能真的帶太多,絕大多數都是用來攀爬的勾索等物,本質上還是為了突襲服務……實際上,按照原定計劃,孫策所攜這七軍本該是今晚成功突襲攻下內黃,封鎖城門,然後第二日晚間再突襲鄴城南面的銅雀臺,並利用銅雀臺的軍事儲備嘗試攻下鄴城的。
事到如今,這個看似合理且一帆風順的計劃後面,存了多少七軍神兵天降、燕軍立即俯首的僥倖心態且不提,關鍵在於如今剛剛來到內黃,他們便儼然已經陷入到某種尷尬的困境中去了。
面對著守備完全的一座城池,攻城器械是必須的……而僅有的幾把梯子,剛剛架到內黃南門偏東的一片最矮的城牆上,居然就被早有準備的燕軍澆上了火油,然後一把火燒的城下樂進部的甲士們透心涼。
便是樂進本人也被澆了一頭油,得虧他本人警覺,主動跳下躲避,方才躲過一劫。
“樂將軍!”
望著已經燒起來的梯子,年逾五旬的黃漢升頗顯無奈,只能匆匆來找剛剛退下來正在換甲的樂文謙。“足下是軍令上明文指定的副將,還請務必直言相告,如今敵軍儼然早有準備,我方攻城受挫,到底該何去何從?”
“只是受挫而已,再攻一次便是!”面對黃忠,樂進自然不會學對付手下士卒那般裝模作樣,卻也依舊睥睨相對,然後直接從身側一名軍官手裡奪來勾索,便兀自負刀起身。“請將軍再為我掠一次陣……趁城門東面梯縱火起,彼輩皆在興奮觀望時,我獨自從城門樓西側陰影下懸索而上,再試一次!”
黃忠無奈,只能頷首。
話說,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不管燕軍是怎麼一回事,埋伏也好、趕巧也罷,對於突襲至此的七軍而言,此時此刻無外乎是進退兩個字而已。而這其中,對於最前方的樂進部和黃忠部來說,所謂退其實也是很不現實的,所以,他們最合理的選擇就是攻下此城!
攻下此城,若只是城內守軍趕巧在此,則依舊可以進軍鄴下;若外圍早已經是天羅地網,那也可以倚城固守,再論其他;否則黑夜之間,如此一座城擋在身前,便是強弩之末的南軍想露營都難!
而黃忠來問,乃是以城池難下為前提的,但既然樂進還要嘗試,那他自然無話可說。
回到眼前,南軍攻城無力,弓矢也暫時停下,城上燕軍自然歡呼雀躍,而幾座梯子火光琳琳,幾乎成了數個天然大火炬,兩面士卒更是翹首圍觀紛紛往此處來看。
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卻被樂進手持勾索,親自潛行到城門樓下偏西一面,藉著城門樓本身帶來的些許陰影,奮力一擲,勾上城垛之餘,居然無人發覺。
其人一朝得手,便毫不猶豫,直接抓著繩索踩著城牆向上。不過,由於之前手套上明顯沾了一些油水的緣故,攀到一半,樂文謙便忽然手中一滑,直接滑落在地。
黃忠立在約百餘步開外的陣後,一面催促周圍士卒與城上喝罵,一面卻只敢用眼角餘光來偷看樂進身影,此時見到樂進滑落,卻也是一時失態,心中茫然不止前途所在。
不過,幾乎是立即,那個掛著許多環首刀的身影,便再度翻身躍起,重新攀爬不止。原來樂進落地之後,直接抓了一把塵土在手,然後便重新向上!
而這一次,其人一直有驚無險,直到臨到城垛下方時,卻又引來了城頭上一名燕軍士卒的注意……嘈雜聲中,樂文謙並沒有屏聲靜氣,而是等到對方發現緊繃的勾索,一時驚呼那一瞬間,直接就在城垛下方拽著勾索奮力一躍,便飛上城牆,然後順勢一刀拔出,劃過對方面門,便轉手將手中環首刀插入了這名警醒士卒的口中!
血濺三尺,周圍燕軍士卒,幾乎完全被嚇住,而樂進卻毫不猶豫,從身後復又拔出一刀,左劈右砍,直接在城上肆意砍殺起來。
而幾乎就在同一時刻,整個人都振奮起來的黃漢升便再度下令鳴鼓助威,飛矢壓制,驚得城上燕軍士卒一時不明所以,至於些許知道情況的樂進親衛更是不待黃漢升下令,便紛紛負盾湧到城門樓偏西處,嘗試勾索登城!
到此時,燕軍城頭上方才一時鼓響,重新排程兵力應對城門樓左近的亂象。而樂進早已經連殺五六人不止,並棄了第二把刀,其人也越戰越勇……原因很簡單,登上城牆以後他才發現,城上士卒雖然眾多,但本質上還是最尋常的郡卒之流,雖然其中有些明顯是有戰鬥經驗的,但也明顯是剛剛被重新徵召回來,稍顯生疏。
“殺了他!”
亂戰之中,火光之間,就在樂進大殺四方,同時有數名親衛得以登城的狀況下,一個熟悉的河南口音忽然在城門樓另一側也就是東側響起,毫無疑問,正是之前與樂進對過話的平原都尉郭援(鍾繇外甥,沛國人)燒完梯子後匆匆折返,清理城頭。“此人便是樂文謙,殺了其人,其部自潰!用長矛!用弓箭!務必殺了他!”
樂進聞言一聲冷笑,然後彎下身子直撲向東,又連殺兩人,扔下一刀,且期間剛剛那名偽作程昱族侄的軍官爬上城頭後更是奮勇殺來,成功與樂文謙匯合,一起擴大戰果!
見此情狀,郭援一時大急,再加上其人性格爆裂,卻是直接奪來身側一名屬下的長矛,與其餘兩名長矛手一起,號令並排前刺!
話說,內黃本不是什麼巨城,城門樓上狹窄,又有火盆等物,也就是三四人並排便到極限,所以郭援忽然與下屬兩面挺矛夾擊,對於沒有長兵的樂進與他的那個部屬而言,便立即陷入到了危機之中,只能連連退避。
與此同時,窺的機會的其餘燕軍士卒也趕緊有樣學樣,以此手段清理城上樂進其餘屬下不說,更有四名長矛兵倉促集合,即刻從另一側也就是西側並排挺矛與郭援一起相向朝著樂進和他的那名部屬刺來。
二人無奈,只能在一個火盆旁邊背靠背禦敵。而眼見著兩邊矛手漸漸逼近,等到郭援自東側率先刺來那一瞬間,原本面朝東的樂文謙卻忽然倚著自己親衛的後背發力轉身,主動朝著西側四名矛手發起攻擊!
只見他奮力擋下一矛,作勢欲劈,卻又趁著身前四名矛手驚恐之時忽然低頭,直接從長矛下方越過了危險的矛頭,鑽入矛架之下,然後抬手一刀,便將四杆長矛一起砍斷!四名矛手齊齊大驚脫力,樂進抓住空隙,一刀橫過一人脖頸,復又轉手一刀試圖插入另一人腹部。
然而,這第二名矛手著有半身鐵甲,撒手姿態下轉身欲逃,受了樂進轉手的一插,固然是當場腹腔破裂,怕是再難活下,卻也讓對方所帶的又一把環首刀當場斷裂開來……不過,樂文謙不慌不忙,又從背後拔出一把刀來,就勢從背後一劈便輕易將此人了結。
到此為止,樂文謙撲上城牆不過片刻功夫,便已經殺了十來人,城頭上燕軍雖眾,對著身上血光閃亮的這位殺星卻也一時喪膽。不過,就在樂進作勢欲追,了結兩名逃竄矛手之際,忽然間,其人只覺得側後方肋骨處微微刺痛,回過頭來才發現,乃是自己的那名下屬邊擋邊退之間一時失手,被郭援一矛捅穿,而長矛穿過部屬身體後,復又扎入到了自己側後肋骨處些許。
其實,被紮了個透心涼的樂進下屬,已經很努力了,若非其人臨死之前奮力用手去卸力,恐怕樂進早已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