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力不從心罷了。
正在射箭壓制的乃是烏桓兵,素質偏低,一時間居然措手不及,被徐盛部舉盾衝到跟前,死傷頗重,引得其餘輕騎紛紛後撤不及。
但也僅僅如此了,此時正在戰場南側引各自本部甲騎徘徊的張遼、成廉是經驗何等豐富的騎兵將領?而戰場最西面的燕軍主力甲騎更是虎視眈眈。
所以,誰會錯過戰機呢?
等了快兩個時辰,日頭都已經西斜這麼多了,不就是在等敵軍大陣的一角崩塌掉嗎?
於是乎,幾乎是同一時間,隨著公孫珣的揮手,田疇、楊開自西北向東南,而張遼、成廉自東南向西北,四部八千甲騎,就在兩軍陣前朝著徐盛部那兩千多明晃晃的素甲兵分別來了個側翼插入,並聯手完成了雙向夾擊!
喪失了陣型,賓士中空隙如此明顯的兩千多步兵側翼是何等虛弱?而八千以逸待勞的甲騎是何等強盛?此時即便是有盾牌長矛又如何呢?
幾乎是一瞬之下,天地變色,徐盛部奮力發出嘶吼與戰場衝鋒便輕易消融,只剩下燕軍的歡呼雀躍,與數不清的馬蹄聲在戰場上發出震動。
徐盛那一身打扮太顯眼了,可憐一位素來選鋒之將,未及交戰,便被亂箭攢射,胯下戰馬先死,其人摔斷一腿,來不及起身就被騎兵踐踏而死,卻是與之前從他陣前逃走的田豫同一遭遇不同結果!
至於夏侯尚,其人衝鋒半途之中,忽然又見到張遼旗幟自東南方而來,便乾脆直衝向前,雖然奮力而戰,卻是根本連張遼的面都沒見到,便被無數燕軍甲騎給輕易圍殺而亡——青釭劍和之前的倚天劍一起,落入戰場血汙之中,從此不知所蹤。
大陣一角忽然崩塌,曹操遠遠望見這一幕,又氣又急,其人有心想隨著自己的脾氣嗤笑一聲,再喝罵幾句,卻始終無法張口,反而化為幽幽一嘆,便繼續下令全軍穩住陣型,滾動向南而走。
但此時,已經不是原本那回事了。
徐盛部反衝失敗,即刻淪為屠殺物件,杜襲部也順勢被湧上的騎兵給堵在了周泰陣與曹操本陣的中間空隙裡,進退不得;陳武部再度暴露兩面,立即便有輕騎壓上,繼續了那種讓人無法忍受的射擊壓制;還有周泰部,其部雖然之前沒有受到任何損傷,但此時卻三面暴露在外,而已經被鮮血和衝鋒喚起殺意的燕軍輕騎寧可頂著周泰部的勁弩反擊,也要維持三面壓制不止!
周泰是個沉默寡言的大將,劉備得到他後,一直都拿公孫珣麾下高順來做比較,其人也一直作為心腹負責統領劉玄德麾下最精銳的部隊……地位是遠高於陳武、徐盛的,甚至在淮南三傑崛起之前,其人在南軍武將之中,便隱隱有僅次於張飛的地位。
當然了,周幼平也一直沒有辜負過劉備的信任,其人似乎永遠可以為劉備付出一切。
此時此刻,周泰先是看了看日頭——整個下午已經過去大半,最多最多再過兩個時辰,甚至合理一點,一個半時辰而已,天色就要黑了。
但是,在這種狀態下,天黑又有什麼用呢?
立在雜物堆上的周泰先回頭看了眼亂糟糟的杜襲部,復又遠眺東北方向,他知道,那邊的陳武部根本撐不住太久,必然馬上就要崩潰,而且他看的清楚,楊開、田疇兩部,還有應該是一開始受挫的田豫部甲騎已經向彼處集合,準備突擊了……這樣一來,劉備作為倚仗的淮南上甲,將會全軍覆沒於此。
然後是自己所部,周泰回過頭來,環顧左右,眼見著三面箭矢如雨,紛紛而落,任由身邊近衛舉盾替他擋住了一發明顯是敵軍神射手的偷襲,也依舊一言不發……毫無疑問,這種程度的打擊之下,天黑前,別的地方不清楚,最起碼自己所部丹陽兵絕對會被燕軍用同樣方式擊潰於此!
天黑後呢?
或許曹操能穩住陣型,繼續向北,或許曹仁會冒險派出大軍接應成功……或許整場戰爭還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翻盤的機會,但那樣的話,關自家主公劉備什麼事情?
沒了這一萬最核心的精銳甲士,沒了周公瑾,沒了徐州,無論此戰最後結果如何,自家主公都只能退往淮南,甚至江南了。
一念至此,周泰向正前方的白馬旗正色望去,然後又將視線滑向了陣前的箭矢運輸隊上。對於曹操來說,或許還有別的路可走,但對於他周泰而言,這才是唯二死中求活的目標!
“傳令!”隨著又一支明顯有針對性的箭矢擦肩而過,射死了自己親衛,周幼平終於面不改色開了口,卻依舊言簡意賅。“全軍舉盾,向前衝鋒!直取前方白馬大旗!”
軍官層層傳令,然後隨著周泰沉默拔刀步行向前,整個軍陣卻是隨著周字大旗一起,直接提盾,然後向西緩緩而去!
這是一支生力軍,可能也是這個戰場上最精銳的一支步卒,此時忽然主動放棄陣型向前,卻是完全不同於徐盛部的崩潰式的自殺衝鋒!其部向前同時,雖然遭遇到了周圍輕騎的奮力遠端殺傷,減員頗速,卻絲毫不亂,基本上維持著一個令人生畏的近戰重步兵陣型!
而周泰的突然行動,立即震動了整個戰場,並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最先遭遇到重擊的自然是原本躲在周泰部身後的杜襲部,其部趕緊向前試圖接手周泰部原本位置,卻首當其衝陷入到了理所當然的三面受襲的境地;而與此同時,陳武部在察覺到周泰的進軍後,也是毫不猶豫,選擇了主動衝鋒,這是一個更加讓人無話可說的選擇,卻又讓曹軍本鎮和身後的文聘部陷入到了麻煩中。
一次主動出擊,剛一動身,便先讓原本只崩了一個角的曹軍大陣瞬間崩潰了一半,曹操自然是氣急敗壞,卻又到底無話可說,因為畢竟不是他的直屬部眾!而且,他比周泰更早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周幼平此舉並無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靠著聯軍才能對抗公孫珣的中原聯盟。
而這個時候,相對於曹軍一分為二的無奈與決絕,燕軍卻也一時遭遇到了一些麻煩。
周泰部自然是需要盡力阻擊的,而且這個陣勢儼然需要大股甲騎拼死作戰才能阻止其部的前進,但此時能造成有效阻擊的一萬兩千甲騎此時卻極為分散——張遼成廉的四千甲騎分散開來正在獵殺潰散的徐盛部,並有部分兵力直接參與了對杜襲部的圍攻,二將匆匆之下,來不及整備部隊,只能各自帶著數百甲騎向周泰部湧去;楊開、田疇、田豫的五六千騎極為類似,他們遭遇到了陳武的決死反撲,也是一時掙脫不開,又不能放棄徹底擊潰陳武的戰機,便一分為二,田疇留在此處阻止對付陳武的玄甲兵,楊開、田豫則也各帶數百甲騎匆匆回援。
或者說,周泰此時發動突擊,就是看到了這個機會。
四將奮勇而來,不顧生死直接從後方衝入周泰軍陣時,周泰已經前行了一半路程,而宇文黑獺也和於夫羅也趕緊一起領著最後一部兩千甲騎奮勇突出,一分為二,繞側翼襲擊,更有無數輕騎不用軍令便左右賓士射擊騷擾……如此全力阻擊之下,周泰所部雖然大盾鐵甲齊全,雖然所部悍勇無匹,可幾乎每向前一步,便要脫一層皮。
戰鬥隨著周泰的進軍進入到了最激烈,也是雙方人命消耗最大的一個階段。
然而話說回來,因為要展示那些馱馬的緣故,公孫珣一開始與周泰軍陣的距離就實在是太近了,區區數百步而已,所以竟然讓周幼平頂著巨大傷亡漸漸逼迫到了跟前。
公孫珣一時失笑,不等賈詡、荀攸還有其餘幕僚、義從勸解,便主動下令:“我知道,此時其實大局已定,不必爭一時意氣,帶著這些‘箭矢’一起後退!”
既然得令,龐德等人自然鬆了一口氣,三千白馬義從便護著白馬旗與所謂馱著箭矢,其實絕大部分皆是裝著半筒泥沙的馱馬隊一起匆匆後撤數百步,方才稍駐。
大旗重新立定,眾人回頭去看,只見周泰的軍陣已然難以維持方陣姿態,無數丹陽兵散落四面,與甲騎、輕騎奮勇肉搏,雙方死傷紛紛。但出乎意料,周泰大旗附近居然依舊維持著一支約千人的部眾,大旗之下,一將身披重甲,甲上插有數箭不止,卻依舊持長矛,舉大盾,親自衝殺在前,而左右也紛紛呼喊相從,一時擋者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