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必須多說一句,漢末時期,正是中國歷史上弓弩與鎧甲螺旋遊戲的一個交匯點,既很難出現春秋戰國時期鎧甲完勝弓弩的現象,也很難出現秦漢大部分時期弓弩無敵的姿態。換言之,一張製作精良的反曲弓,在自己射程的後半段,與一面傳統制式鐵甲的較量,是要看運氣與其他因素加成的。
而此時,燕軍的騎射相較於中原聯軍的反擊,儼然便多了這麼一層戰馬的速度加成,造成了微小、卻又切實的有效殺傷。
當然了,更重要的一點是,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燕軍是以多欺少,兩面夾擊外加輪番上前,雙方的箭矢密度根本不在一個層面級上!
換言之,如此箭雨瓢潑之下,雖然受制於鎧甲和大盾,殺傷效率低下,但毫無疑問,對交戰雙方而言,卻是南軍一直在被動持續減員!
這麼一個狀態,曹孟德當然大為驚恐……他可不敢在燕軍騎兵仍如此士氣旺盛而且弓矢依然充足的狀態下去援助這兩營,想要援助他們,必然需要僅有的兩千騎兵遮護,但整個中原聯軍僅剩的兩千騎兵,根本就是當日血戰中燕軍的手下敗將,此時送上,只怕反而添亂。
而且,他更不敢在燕軍如此姿態下,直接下令移動步卒接應,或者讓徐、陳二將後撤,因為那是給燕軍騎兵衝鋒決戰的機會。
但讓人欣慰的是,雖然切實出現了數以百計的死傷,可徐盛、陳武二營居然咬牙堅持了下來,而且主動將傷員集中於軍陣中間,並抓緊時間,盡一切努力讓前後士卒交換位置,以求喘息之機……如此素質,也是讓曹孟德欣慰之餘暗歎劉玄德治軍有方。
“去分別跟陳、徐兩位將軍說,箭矢寶貴,我軍箭矢既盡,敵軍箭矢必然也要快沒了!”眼看著第二波燕軍騎士再度向前,而二營反擊效率又急劇下降,曹操心知肚明之餘不免咬牙吩咐傳令兵去打氣。“只要他們撐住再兩撥箭雨,我軍便可從容交替南撤……到時候,我讓杜襲、毛階轉到前面,替他們遮蔽!”
立即有騎士向兩個牛角處正在捱打的二營疾馳而去。
“再去給其餘諸將傳令。”曹操望著燕軍接連不斷的射擊,卻又再度下令。“下令全軍小心檢查箭矢儲備……若敵軍箭矢射光,我軍南走,需要以箭矢防備敵軍衝陣!務必節省!再讓文、李兩位將軍預備好牲畜和箭矢,準備分給其餘各陣!”
曹軍騎士再度四散而去。
而另一邊,隨著燕軍輪換不止,射擊不斷,徐盛和陳武所部基本上已經開始硬撐了……哪怕地上有的是是箭矢,可處於打擊範圍的南軍弓弩手卻根本不敢反擊了,因為反擊意味著要挪開頭頂盾牌,而挪開頭頂盾牌意味著即便有鐵甲越來越大的死亡機率。
除此之外,相較於燕軍依靠輪換戰術下維持住的體力、馬力,捱打的陳徐兩部已經開始出現了力氣不支的現象……舉盾和不停的射箭反擊,還有拉開重弩,都是很費力的。
此消彼長,南軍弓弩手的放棄反過來讓燕軍輕騎放開了膽量,他們開始越來越接近敵陣,用更傾斜的角度丟擲箭矢,使得箭矢的威力愈發增大。
忽然一聲格外刺耳的慘叫,剛剛聽完曹操傳令兵話語的陳武猛地抬頭,卻和身側傳令兵一起愣住,原來就在十餘步之外,一名盾手一個趔趄,痛苦倒地,卻是讓陳武等人清楚看到,居然有箭矢穿透了這名士卒的鐵皮大盾,將其人手掌與大盾把手串到了一起!而這名士卒痛苦之下,帶著盾牌翻身,直接引起了周圍一片混亂,繼而一陣箭雨飛來,復將失去屏障的一名弓弩手和這名盾矛兵一起射成了刺蝟。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的惡意,弓弩手當場死亡,這名盾矛兵前後中箭多處,卻居然還有氣,便在那裡一直掙扎嚎叫。
陳武一言不發,冒著可能的危險直接上前,一刀了結了自己這名部下的痛苦,卻又匆匆回到信使身側,嚴肅以對:“曹公的話是對的,我也沒什麼言語,但請足下務必將此處情形報於曹公!”
信使連連頷首,轉身從後方離陣,打馬而走。
而其人剛走不久,持續了近大半個時辰的箭雨卻是終於落幕——已經接近麻木的陳武半是心痛半是慶幸,心痛自然是他本部死傷慘重,足足四五百人的減員,根本就是在替全軍捱打;慶幸的是,他在前線看的比曹操都清楚,燕軍儼然是最後一批輪換的輕騎了!
換言之,燕軍輕騎們寶貴的箭矢終於射光了!這些看起來威風凜凜的騎兵面對曹軍如此精銳的重步兵大陣,最後的有效殺傷手段也隨著箭矢一切終於消失。
其實,如果不是明白這個道理,陳武早就下令全軍不顧一切舉盾衝鋒了,而他相信另一邊的徐盛只會比他衝的更快……因為剛才那種只能被動挨打,然後在捱打中持續傷亡,而且傷亡的速度還越來越快的感覺,實在不是一個正常人能忍受的。
曹操也徹底鬆了一口氣,整個中原聯軍都鬆了一口氣。
而幾乎是立即,曹操再度下令,卻是對著僅存的兩個騎兵別部司馬夏侯尚與車胄悵然而言:“事情已經了結了,伯仁去陳將軍陣中,車司馬去徐將軍陣中,先將傷兵護送到我這裡,然後立即合兵一處,先北後南,為軍陣移動做遮護!”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二將自然趕緊領命去做。
在大陣內搬運傷員自然很快,不過花了一刻而已,然後兩千騎兵又匆匆去北面列陣,準備為身後的陳武、杜襲二營的交換位置坐遮護……但這個過程卻又花了足足一刻鐘都不止。
原因很簡單,雖然知道對方已經沒了箭矢,也知道身後的步兵大陣會同樣給自己做遮護,但面對著數量何止十倍於己的騎兵,作為之前官渡血戰的殘存者,這些曹軍騎兵真的是有些畏縮。
他們花了許久才選定了一個安全距離挨著大陣列陣。
從開戰到現在,已經足足過去了快一個多時辰還不止,日頭已經偏西不少……等曹軍騎兵持弓做好遮蔽以後,早已經不耐的杜襲率先移動,卻是拔陣從騎兵身後速速往西南方而去,然後迅速立定。
旋即,陳武望著地上屍首,一聲嘆氣,到底是大局為先,便立即下令從騎兵與杜襲陣中穿過,移陣向東。
他們成功了,缺乏攻擊手段又畏懼對方弓弩的燕軍輕騎只是中途試探了一下,遭遇到弓弩打擊後便立即後撤,然後做觀他們削弱了小半個下午的陳武所部移動到了相對安全的大陣中間位置,又坐視士氣飽滿、建制齊備的杜襲部來到大陣西北角立陣成功。
非只如此,由於杜襲部攜帶了相當數量的弩,燕軍騎士還不得不進一步後撤。而曹軍兩千騎卻是匆匆向後穿過大陣往南面而去了。
接下來,幾乎可以想象,等西南角徐盛部和毛階部交換位置成功後,曹軍全軍將會以一種何其從容的姿態交次掩護,緩緩向南,一直回到官渡。
夏侯尚與車胄故技重施,以騎兵持弓立住陣腳,然後毛階先動,立定成功……但就在此時,驚變突起!
忽然間,燕軍一部輕騎徑直向前,來不及環繞騎射,便直接往已經收起盾牌準備移陣的徐盛部頭上射出了一輪箭雨!
—————我是還有一點存貨的分割線—————
“以步臨騎,不據山川,不做工事,不立營寨,平原列陣,雖陣法詳奇,實陷死地也。”——《子伯兵法》
PS: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