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當其衝的,便是頓丘。
而頓丘一戰,打得極為輕鬆……原本聚集在這裡的黃巾援兵因為公孫珣在河南作為的緣故,早已經重新部署,可曹孟德的門下故吏樂進卻因漢軍戰績趁機聯絡鼓動到了更多人!
於是乎,李進引兵列陣攀城,尚未接戰,樂文謙便已經帥眾奪取城門,漢軍騎兵縱馬而入,張飛爭的本地小帥首級……整場戰鬥可以稱得上是望風披靡。
這還不算,頓丘既然拿下,公孫珣卻馬不停蹄,又依照曹操所獻計策,以樂進和他的鄉黨偽裝成黃巾敗兵,當日便一路往樂進家族所在的衛國縣而去。
衛國距離頓丘不過二三十里,敗兵本就連續不斷,慌亂中自然被樂文謙給再度當場拿下城門,緊隨其後的漢軍騎兵隨即突入城中……傍晚時分,衛國便也光復。
“文謙作戰勇悍猛迅,膽烈過人,真有古之名將的風采!”公孫珣當晚趕到衛國縣,卻是對著這一日作戰中毫無疑義立下首功的樂進大加讚賞。“如此人物,何至於屈居於縣吏?!不如且引鄉勇從軍,隨我掃蕩黃巾,以求建功立業?”
樂進身材矮小,在公孫珣身前只到對方鼻尖處而已。而此時他聽到如此言語雖然心動,卻還是主動看向了在一旁身材和他相仿的曹操,眼見著後者負手而笑,這才慨然應諾。
公孫珣見狀雖然有些憋屈,卻也無奈……誰讓這樂進上來便是人家曹孟德的屬吏呢?自家老孃故事裡也好,這眼前也罷,儼然都是曹阿瞞剛一出場便自帶的那種絕對班底。
想想也是,曹操剛成年不久就來做了頓丘令了,而樂進這個距離頓丘只有這麼點距離的衛國縣人,又如此能耐,還同樣那麼矮,也難怪曹操會這麼早便發掘他了。
不過,公孫珣自問自己的班底也不差,看到眼前這名良將早有名分,便熄了多餘心思,大方的與了對方一個裨將的身份,就重新放到正事上來了。
“我軍將往何處?”樂進給自己漲了大臉,嘩啦啦就打下了兩座縣城,曹操也不免得意忘形起來,直接就在城頭上捻鬚裝出了一副用兵如神的姿態。“我觀文琪又放那本地小帥過河去了濮陽,想來還是要排程出濮陽人馬……可頓丘、衛國俱與濮陽隔河相對,彼輩應該不會帶著被我軍半渡而擊的風險擅自往此處而來吧?不如繼續轉戰,拔除諸城,隔絕濮陽,逼迫彼輩出城決戰!”
“孟德兄所言甚是!”公孫珣站在城頭盯著南面隱約可見的黃河大堤,倒是有些疑慮了。“可若是再往下打,該轉戰何處呢?是繼續在河北掃蕩,拿下東面東武陽、發乾諸城,徹底斷絕東郡黃巾與張角的聯絡?還是該再度跨河,擊穿鹹城、甄城、範縣,打通東阿,連結青徐,徹底孤立濮陽呢?孟德兄素有高見,能教我嗎?”
曹操思索片刻,立即放下學著婁圭捻鬚的手,老老實實束手而立,不再多言。
然而,曹孟德怕是沒想到,公孫珣半是調戲於他,卻也半是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或者說,此時公孫珣騎步俱全,士氣充足,軍需齊備,猛將謀士更是到了溢位的地步,那麼所謂手握強兵悍將,除了一個濮陽動不得外,怕是想打哪裡就能打哪裡了!
“說起東武陽,”就在公孫珣將要準備隨意定下進軍方略之事,難得跟在身側的審配卻忽然出言道。“我在彼處有一故友,本欲借他之力仿效今日這位樂文謙之舉的,可惜剛剛在城下問了一下本地人才知道,他如今並不在鄉中,而是早在亂起之前便去青州遊學去了……”
公孫珣不由好奇:“既然是正南好友,想來也是位豪傑之士。”
“然也。”審配同樣看著遠處黃河,微微頷首道。“此人姓陳名宮,字公臺,素來慷慨激烈,剛直不阿,且足智多謀!”
公孫珣怔了怔,然後不由心中暗道……若是此人,那還真怪不得與你是故交!
只是可惜,此人居然不在!
“只是可惜,此人居然不在。”不等公孫珣開口,審配便主動搖頭。“否則東武陽必然輕鬆可下!”
“既然陳公臺不在,那就去看看程仲德吧!”公孫珣啞然失笑。“讓牽招留守此處監視濮陽,其餘全軍明日便動身進發,當著卜已的面鐵索連環,渡河南下,務必化濮陽為孤城!”
夕陽下的城頭上,映著遠處黃河大堤,自曹操以下,諸將紛紛拱手聽令。
—————我是拱手聽令的分割線—————
“太祖伐東郡黃巾,賊帥卜已引兵臨於濮陽,背河而守。太祖見而避之,數過黃河而不取。”——《新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
PS:
還有書友群,684558115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