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聞言神色各異,李進明顯面露不屑,李艮若有所思,李乾卻是愈發鄭重其事起來:“是後援未到,還是要就地募兵?這六七千人莫非都是如今日這般的騎兵嗎?”
“伯健兄明見萬里。”立在廊下的董昭依舊很是恭敬。“這三件你都說對了!軍情緊急,幷州兵馬其實未至;而軍情緊急,中郎將持節而來,兩千石以下皆可斬,自然可以就地徵募兵士;至於這六七千人,也全都是朝廷精銳騎兵。”
李乾微微恍然,然後復又問道:“既如此,我便只有一問了……董司馬,韋鄉處如今有多少朝廷官軍?”
“除白馬城千餘留守,其餘盡在韋鄉。”董昭直接了當。
李乾難得動容:“俱在韋鄉?”
董公仁低下頭來,不再應聲。
李乾也恍然醒悟,然後微微拱手稱謝:“多謝董君看在同鄉之義的面上直言相告了。”
院中眾人再度安靜了下來,連李進都老實了很多。
然而悶雷滾滾,天色愈發陰沉,眼看著已經有稀疏雨滴落下,堂內依然無聲,倒是讓原本性格不一的李氏兄弟俱皆不安起來……他們當然不是擔心會淋成落湯雞,他們擔心的是堂上那人的態度。
“我去替幾位問一問好了。”董昭見狀倒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味道。“賢昆仲稍待。”
言罷,這位矮胖的濟陰名士便大搖大擺的往內堂而去了……而且一去不復返。
大雨傾盆而至,院中三人各自狼狽之餘卻全都面色青白不定:
最年輕的李進是純粹憤慨於對方的輕視;
稍長一些的李艮是在擔憂這次出血的額度;
而身為族長的李乾卻是憂心忡忡,思慮更重。
但無論如何,三人卻終究沒有敢輕易離開院中去廊下躲雨……哪怕這是他們家中!
大雨之下,不知道過了多久,董昭才又重新急匆匆的出現在三人視野之中。
“對不住賢昆仲。”董昭苦笑連連。“我進去想要喊醒將軍,卻被那位個頭極高的關司馬給擋住,不許我打擾將軍之餘居然還不許我出來……不過,現在將軍已然醒了,喚我喊三位進去。”
狼狽不堪的李乾看了看董昭一眼,終究是沒說什麼,反而在雨中認真行了一禮,這才大踏步的往自家內堂而去。
步入內堂,果然,公孫珣高坐在自家內堂上首,身旁一名鷹目細髯的軍官則抱著節杖立在一側,而那名身材異常高大,據說是姓關的司馬,則手持長兵,眯著雙眼立在內堂門內,而且還毫不掩飾自己雙目中的憎惡之意!
李進終究是年輕氣盛,再加上他最後入內,兩個堂兄難以照看到他,所以居然與這位司馬毫不示弱的對視了起來……倒是李艮站定後將要行禮時發現身邊沒人,這才一把將其拽了過來。
“你便是李進?”公孫珣坐在上首,不等三人行禮,便饒有興致的伸手點向了那個年輕人。
“然也!”李進強壓怒火,渾身溼漉漉的下拜言道。“小民便是李進!”
“倒是一個昂然武勇之士。”公孫珣微微笑道。“可有字?”
“小字進先!”
“誰取得?”
“族中長輩。”
“不好。”公孫珣失笑搖頭道。“名進,還字進先,太過於激烈了,將來會吃虧的,改了吧!叫退之如何?為人須謙沖一些。”
饒是門內的關羽之前面色冷峻,此時也不禁有些笑意,便是捧節的韓當也有些忍俊不禁,而李進本人卻陡然抬起頭來,面色漲紅不定!
“多謝將軍賜字!”不待李進出言,族長李乾便當即大拜以表感謝,而那李艮也趕緊拽了下自家堂弟的衣角。
“多謝將軍賜字。”李進無奈,也只能恨恨而言。
“如此勇士,藏於鄉野之間也是可惜。”公孫珣復又淡淡言道。“黃巾賊禍亂國家,如今正是勇士保國安家,疆場用命之士,你也不要留在家裡了,隨我從軍去吧!”
李進一時不知道該如何作答,只能呆呆看向自己長兄件族長。
“能得君侯看重,這是退之的體面!”李乾趕緊伏在地上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