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城前,城中父老備酒相迎,而公孫珣只是讓呂範替自己受了酒水,並聊做安慰,本人卻帶著漢軍諸將魚貫入城去了。
路過城門時,無論是誰,軍中將領也好,那些出迎又回城的地方豪強也罷,都會忍不住抬頭看一看城門上懸掛著的那個黃巾小帥人頭,併為之震動感慨。
平心而論,官軍精銳八百,夜間突然到來,然後懸索爬牆、開城突襲,而敵人又只有一兩千分散駐紮的新成之軍,得勝倒也是理所當然。只不過,這一戰的突然性太過強烈了,無論是漢軍還是黃巾軍,又或者是白馬城本地的豪強百姓,全都沒有想到官軍順河而下後的第一戰居然會是白馬!
不得不說,公孫珣略施小計,然後極具表演性質的拿下首勝,倒是讓軍中那些貴族子弟出身的北軍軍官們徹底服了氣,也極大震懾到了本地豪強。
“將軍真乃神人也!”說這話的是乃是曹操,不過他所言的物件卻非是公孫珣,而是早早立在城門內的相候關羽關雲長。
講實話,曹孟德這個人,優點非常突出。
比如他很聰明,又善於學習,然後本身受過很好的精英貴族子弟教育,行政、文學、武藝沒有哪個是差的,其中文學水平簡直是天賦級的,而行軍打仗也只是目前經驗不足,沒怎麼練過手而已,後來也是天賦級的;
然後他為人還很有幽默感,做事也不顧小節,還很簡樸,更重要的是敢於不計出身、形象與人交往,堪稱能‘得人’;
最後,得益於他那位宦官祖父,此人還有著充足的政治資本與家族資本,無論如何大漢朝的核心政治圈都不少他一張門票。
這種人,亂世一旦開啟,簡直是天然的英雄模板……或者說,他本人的確影響到了後世對亂世英雄認知概念,許子將那句‘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絕非虛妄。
然而,另一個無可否認的事情是,曹操本人卻應該是有些自卑的。
這主要來自於兩點,一個是出身,畢竟曹氏宦官發跡路線天然讓士人有些看不起,而另一個就是個人形象了……曹操身材容貌短小!
曹阿瞞曹阿瞞,阿瞞可不是說曹操小時候狡猾,實際上,瞞字本身就是閉上眼睛的意思,就是根據曹操從小眯眯眼這個特徵得來的,而這些東西在這個時代的官場與貴族圈子裡本身是一種原罪。
所以,真要細究起來,曹操和袁紹關係好,跟公孫珣關係,甚至於此刻對關羽一見鍾情都是有原因的。
前者是家世,中者是容貌,後者是身材……一切都是氣度與風采。
當然了,曹操永遠不會知道,在另一個時空裡,他本人居然會成為風采與氣度的代名詞!可見,英雄不英雄,跟這三樣東西還是沒有什麼直接關係的。
回到眼前,從城門到縣寺的路上,曹孟德一直對關羽大加讚賞,而隨行眾將也紛紛上前與關韓二人稱賀,而到最後眾人散去時,韓當固然是回到了呂範、婁圭等人的行列,可關羽卻一直被曹操和劉備圍著稱讚個不停,倒是讓公孫珣產生了一種怪異至極的感覺。
然而,相互身為軍中袍澤,一個軍中副將和一個曲軍侯,一起稱讚另一個剛剛立了功的假司馬,又有什麼可質疑的呢?
自己不也在趁機擺出和顏悅色的樣子來,借勢安撫那些北軍將校嗎?
總之,白馬一戰,漢軍士氣大振,更重要的是公孫珣此時才將這股來源複雜的驕兵悍將給勉力鎮住了,算是擰成了一股繩。
既然如此,接下來正該藉著這股氣勢再有所動作才對!
果然,甫一到白馬縣寺大堂上安坐下來,軍中諸人便紛紛請戰了:
“關、韓二位司馬如此強橫,可喜可賀,然屬下自歸君侯麾下,寸功未立,實在羞愧……”
“將軍,我家與燕縣王氏頗有交往,請讓我領兵為先鋒去取燕縣,必然能引動王氏襄助,以成內應!”
“君侯,從幽州來到河內,我等也許久未曾打仗,不如也請分派我三人八百人馬,必然將韋鄉拿下!”
“將軍,白馬陡然易手,濮陽必然震動,不如全軍速發濮陽,或許能一戰而擒滅卜賊!”
公孫珣坐在堂中上首,任由這些人說來說去,倒是一時沒有表態。
不過,聽了半晌後,侍立在一旁的婁子伯卻忽然失笑,引得眾人紛紛側目:“諸位,白馬城落入我手,周邊黃巾賊據點無外乎是西側燕縣、東側濮陽、南側韋鄉,卻被你們說了一遍。而若是照你們這種分派,先引一兩千兵馬去打燕縣,再分八百騎兵去攻韋鄉,然後還要君侯盡起剩下的‘大軍’去打濮陽……濮陽乃是東郡首府,我聽說那裡城高糧足,還引濮水為護城河,卜已更是聚兵兩萬精兵在彼處,如此動作,莫不是失心瘋了嗎?”
眾人反應過來,也是紛紛尷尬失笑。
當然了,笑歸笑,還是要繼續軍議並討論出兵方向的……既然突然拿下白馬,又怎麼可能不趁著敵軍反應不及繼續出兵呢?
來東郡是幹嗎的?!
“濮陽是不能主動去打的。”曹操也得了一把椅子坐在公孫珣左手側,倒是趁機有所言語。“我曾在頓丘為令,故此上任、離任時都去過郡治濮陽,正如子伯所言,那裡城牆高大堅固,又引濮水成護城河。而如今卜已又在彼處深藏糧草,聚兵兩萬……我軍俱是騎兵,若是不能將其調動出來,怕真是要等後援到來,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