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二嫂先別急著下定論, 我再說說另一家。”和卿家比起來,這家人口倒是不多,可就是門檻太高了,事情也少不到哪裡去,顧蘿輕描淡寫地開口道:“——睿親王府。”
“什麼?!”曹氏驚呆了,她有點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顧蘿的話。
顧蘿並不意外曹氏會有這樣的反應,可在她看來,睿親王府興許會比卿家更適合陸玲。
等曹氏緩了緩神, 顧蘿繼續道:“睿親王府的情況,二嫂估計也是知道一點的。世子顧萱二十年前戰死在鳳臺關,世子嬪聞訊殉情了, 留下個剛滿周歲的兒子顧鴻。”
曹氏微微啟唇,卻不知道該說什麼, 親王府世孫,哪是她家玲姐兒高攀得上的, 更何況……
“我堂兄堂嫂去得早,堂伯和堂伯母把大孫子看成了命根子,自幼寵得跟眼珠子似的。五年前,我侄兒成了親,侄兒媳婦是門下侍中張九原的嫡長孫女, 兩家說起來也是門當戶對。可誰知道,我侄兒和侄兒媳婦就是過不到一塊兒去,兩人吵吵鬧鬧過了三年, 最後竟然和離了。”顧蘿說著一聲嘆息,語氣裡有無奈,也有佩服。
她當時還在外地,聽到這個訊息簡直難以置信,親王府的世孫和世孫嬪居然能和離,兩家長輩也都支援,這得是鬧到什麼程度了,同時也需要非同一般的勇氣。
曹氏之前就覺得哪裡不對了,這會兒終於想起來,顧鴻成過親,還和離過,忙問道:“世孫和世孫嬪為何會和離?”
說句不好聽的,以睿親王府的門第而言,顧鴻若是成了親再喪了妻,曹氏反而更容易接受,倒是和離,有點不在她的接受範圍之內。
在曹氏或者說遙京大多數人看來,前世孫嬪在睿親王府的生活一定悲慘至極,不然有什麼不能忍的,非得和離家去,那可是未來的親王妃。
顧鴻的父親顧萱戰死沙場為國捐軀,他們家的王位傳到他這一代,幾乎沒有降等的可能,可就是這樣,張大姑娘和張家還是忍無可忍,遙京人現在看顧鴻的臉色都不怎麼好。
顧蘿一眼就看穿了曹氏的想法,無奈道:“我說出來二嫂可能不信,鴻哥兒和他媳婦真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是兩個人的脾氣都硬得很,誰也不服誰,這才過不下去了。”
睿親王是顧蘿的堂伯,長期以來對她照顧有加,他女兒文康郡主更是把顧蘿當成親妹子疼。
顧蘿前不久回京,首先去了睿親王府拜訪,睿親王妃拉著她的手,說了好多心裡話。
睿親王府就顧鴻一根獨苗苗,娶妻生子是當務之急,前世孫嬪和離了,那就得再娶一個回來。
張大姑娘兩年前和離回了孃家,一句沒說過顧鴻的壞話,可遙京的世家貴族還是怕了顧鴻,誰家也不敢把女兒嫁過去,因為誰也沒有把握,自家姑娘能比張家姑娘更好。
另一方面,顧鴻畢竟是親王世孫,世孫嬪的出身絕不能小家子氣,否則怎麼主持得了中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