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陸珊的猜測是正確的, 三表嫂的嫁妝的確不是第二家的常例,但也不是特例。
因為在第二家,無論是小郎君成親分家,還是小娘子出閣拿嫁妝,都是沒有定例的,具體能拿多少,全看個人表現。
說得簡單點,這是典型的按勞分配,能者多得。
在第二家, 每個小郎君小娘子到了十來歲上下,家裡會拿出間小鋪子給他經營,而他未來四五年的表現, 差不多就會決定一生的命運。
會賺錢的,不管能否繼承家業, 總之是不會被虧待的;不會賺錢的,能分到的産業就很有限了。當然, 再少也是有底線的,不會比同檔次的人家分得少,不然也不能叫易州首富了。
更奇特的是,在第二家,小娘子也是可以繼承家業的, 招婿入贅就好了。
陸珊聞言又驚又喜,還問道:“三表嫂的嫁妝如此豐厚,可見在家時就是擅長經營的。可她還是嫁了, 而不是招贅,是不是意味著他們這一輩還有比她更厲害的?”
元琪微笑頷首,補充道:“三表嫂有個雙生妹妹,姐妹倆都很厲害,據說第二家的長輩還因此頭痛過,到底該讓哪個繼承家業,後來她們商量了下,三表嫂就嫁過來了。”
陸珊汗顏,原來還能這樣操作,這家人活得可真夠灑脫的。
原本,陸珊以為三舅母娶個厲害的兒媳婦回來是想有人可以撐起門戶,三表哥的性子太溫吞了,當個好丈夫好父親不難,指望他把家業撐起來,那就有點問題了。
可聽元琪這麼一說,陸珊又覺得三表嫂用來管家太大材小用了,略顯浪費。
關於第二家的來歷,陸珊有個很大膽的猜測,就是他們家的創始人,跟太丨祖皇帝很可能是老鄉。
所謂老鄉,主要是指時間意義上的,而不是空間意義上的。
但是陸珊沒有刻意求證這點,已經過去一百多年了,是與不是對她而言並不是多重要。再說了,顧家還是穿越者的後代呢,可除了個別細節,在顧家後人的身上,也沒多少穿越的痕跡了。
第二家有錢,顧家有勢,三表哥的婚禮辦得相當熱鬧,一點不輸之前的大表哥和二表哥。
莫家也派人送了賀禮來,禮數還很到位。大舅母見狀就說,家裡還是要有個女人張羅才像話,之前莫憂她娘去了,二姨父又沒繼娶,莫家送來的年禮節禮簡直都沒法看。
如今想來,不是二姨父故意怠慢岳家,實在是家裡沒有女主人,底下人就自作主張了。
莫家前來送禮的管家說了,他們家大爺原是想親自過來的,既是給表兄道賀,也給外祖請安,就是春闈離得近了,日日溫書走不開,等明年考過了,他再過來。
陸珊聞言笑而不語,春闈是很重要,可過去三年的時間,莫表哥也沒來過西川不是。
說完莫表哥,管家又說到莫表姐了,說是新夫人想接她回去,也好幫她相看人家了。莫憂的繼母姓胡,胡氏這話說得很在理,寧老夫人就是再捨不得,也不能說不讓莫憂回去。
管家還說了,他這次來就是打聲招呼,並不是馬上要接大姑娘回去,還有兩個月就要過年了,他們家老爺和夫人的意思是,讓大姑娘在外祖家再過一個年,來年春暖花開,他們派人接她。
莫家管家這話說得又婉轉又客氣,還給莫憂和顧家留下了足夠的準備時間,真是讓人挑不出錯。
但是寧老夫人捨不得外孫女,莫憂更捨不得寧老夫人,聞及此言誰也輕松不起來。
陸珊素來是不喜歡莫憂的,覺得她又矯情又作星人,可這會兒看到莫憂泫然欲泣又強顏歡笑的臉,突然又有點同情她了。
因為莫憂此時回莫家,跟陸珊日後回陸家,完全就不是一回事。對這個年代的普通女孩兒來說,家中有沒有親娘做主,命運完全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陸珊能給莫憂的就是些微的同情,她給不了她任何實質上的幫助。
大姨母在三表哥婚後第三天就回家去了,姚家沒她不行,姚笙不肯走,拉著姚簫也不讓走,說要多陪陪姐姐。大姨母想著姚老太太最近身體還好,就讓他們留下了,只說年前必須回家去。
姚笙興奮地答應下來,繼續在陸珊的屋裡住下了。
三表嫂進門對陸珊的生活沒有影響,她照樣是每天讀書習武遛虎妞,有空拉上元琪去看滾滾,過得非常充實。
姚笙和顧漪沒有陸珊那麼多功課,平時就湊在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