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自然是我查到的, 難不成我閑得無聊,還要編個故事來逗你們玩兒?”元琳說到這裡,不無得意地笑了笑,笑容明媚惑人,幾乎叫人挪不開眼睛。
盡管元琳一直很懷疑,陸珊讓她調查袁氏夫婦的初衷,並不單純是想吃小餛飩那麼簡單。可她這個人做事很有原則,只要是答應了別人的事,不管過程有多艱難, 都一定會做到。
再說只要她去查了,還會查不到陸珊和袁氏夫婦的關聯嗎。要是她不去查,才是永遠都不知道陸珊為什麼要這麼做, 也許人家小姑娘真的是對沒吃到的小餛飩充滿執念呢。
袁記餛飩在西川開了十幾二十年,周圍都是老街坊, 和袁氏夫婦打過交道的人也很多。
元琳派人去問他們的下落,那些老街坊一點都不稀奇, 還說以前也有人來問過,都是吃慣了他們家餛飩現在吃不到了不習慣的,每年總要來上這麼好幾位。
還有個街坊說,自從袁家搬走了,他就再也沒吃過餛飩, 因為別家的吃起來都不對味。也就是老袁兩口子的老家太遠了,要是稍微近些,他都想自己上門去解解饞了。
元琳聽到這些說法驚訝了, 那個袁記餛飩到底是有多好吃,竟然能讓這麼多人念念不忘。
可是其他人都是吃過了再回味,覺得難以割捨,陸珊卻是壓根兒就沒嘗過,只聽顧蘿說過,元琳對她深深的執念理解不能,總覺得背後還隱藏著某些她不知道的真正的原因。
既然老街坊提供了袁氏夫婦老家的地址,元琳就派人過去打聽了。
只要有地址,甭管多遠的距離,找人都不是難事兒,元琳直覺這件事沒有這麼簡單。
果然,元琳的屬下快馬加鞭趕到了袁氏夫婦的老家,卻在當地找不到有關他們的任何痕跡。街坊們給出的地址不算詳細,只有個大概的範圍,元琳的屬下仔仔細細打聽了,結果是查無此人。
元琳看到屬下傳回來的飛鴿傳書,當時就感覺不對勁了,袁氏夫婦很明顯是故意在做掩飾。
如果那是一對真正的做普通小生意的夫妻,他們在離開生活了十幾年的地方時,是不會故意誤導街坊鄰居自己的來歷的。
因為對普通人來說,幾百裡的距離也是非常遙遠的,有可能一別就再也無法相見。
所以當他們離開某個地方並且有可能再也不回來的時候,肯定會給周圍鄰居說一聲自己的去向的。這樣萬一有人不知道他們搬走了,又真有急事要找他們,起碼也有地方可以打聽。
故意亂說地址誤導他人,徹底斬斷自己和這個地方的聯系,真不像是普通人的所作所為。
由於沒有其他方面的線索,元琳又叫人把曾經當過袁氏夫婦鄰居的人重新問了一遍。
只是這一回,他們沒有直接問袁氏夫婦搬到哪裡去了,而是裝作失散多年的親戚,打探他們的一些過往。
開餛飩鋪子那些年,袁氏夫婦和街坊鄰居的關系都不錯,問起他們的事,知道的人很不少。
只是那些零零散散的線索和資訊,大部分都是沒有用的,畢竟是搬走好幾年的人了,鄰居們記得也不是那麼清楚,想起一點是一點。
虧得元琳做事仔細分析細致,愣是從繁複混亂被人忽視的線索中找出了一條派得上用場的。反正也沒有別的線索可用了,元琳就順著這條藤摸瓜去了,而且還真的讓她給摸到了。
元琳找出的這條線索很簡單,就是提供線索的那位大嬸,也沒意識到這條線索是有用的。
那是一位和袁氏夫婦當了十幾年鄰居的中年大嬸,她在元琳派人問及他們的情況時,說到袁大嬸曾經很擅長做一種醃菜。
元琳那時差不多都要放棄希望了,聽到這個話,卻是大喜過望。
因為元琳也喜歡吃那種醃菜,她還知道那個菜是當地的特産,其他地方的人少有會做的。
雖然不能只依靠一道醃菜就斷定袁大嬸是哪個地方的人,可在沒有其他線索的情況下,元琳只能跟著這條線追查下去。要是再查不到,她也就不得不宣告放棄了。
這一查不要緊,元琳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發現,屬下傳來的結果證實了她的猜想,袁大嬸果然就是那裡的人。
找到了袁大嬸是哪裡人其實並不代表什麼,畢竟她已經嫁人好多年了,當地人對她近況的瞭解,也許還不如西川的街坊鄰居,不過要是能打聽出袁大叔是哪裡人,這件事也算有點眉目了。
可就在元琳的屬下繼續查證的過程中,有人出來阻止他們了,還是很厲害的高手。
這讓元琳得出結論,陸珊讓她查的這對夫妻,真的不是普通人。
元琳從小就是個很執著的人,凡事追求盡善盡美,只要開始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後。
以前太子夫婦還在的時候,見著女兒頭撞南牆也不回頭,會心疼地勸她兩句,結果往往是被女兒說服。可以這麼說,只要是元琳想做的事,除非你把她綁起來,否則她就一定會去做的。
就說調查袁氏夫婦這件事,對元琳本身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只是她承諾了陸珊會幫她查。
如果沒人出來阻止,在袁大嬸的老家又查不到袁大叔的訊息,元琳差不多就會撤退了。可這欲蓋彌彰的行為一出來,元琳就決定要死磕到底了,不查出真相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