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陸勉最偏愛陸昆,吳夫人看喬氏也最不順眼,不過是個商家女兒,出手卻是闊綽得很,生怕別人不知道喬家是暴發戶似的,動不動就用金子砸人。
“喬家上不得臺面?那麼請問太太,顧家呢?”吳夫人偏心陸晟,自然也偏心他的兒女。只是她平時照拂五房,顧蘿不會多言,可她打著陸珊的旗號給陸珍做排場,顧蘿如何能忍。
吳夫人本就不是能言善辯的性子,頓時被顧蘿堵得說不出話來。便是借她一萬個膽子,她也不敢說顧家上不得臺面,只是哪個當婆婆的能高興兒媳婦擠兌自己,吳夫人的臉色馬上就冷了。
原本,吳夫人的考慮也不是沒有道理,承恩侯府的身份的確比皇商喬家高得多,而且王氏是嫡媳,喬氏是庶媳,兩家的賓客有所差別也在情理之中。
可吳夫人不該把顧家摻和進去,更不該為了抬舉王家做得那麼過分。顧蘿毫不客氣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要麼王家的客人減少,要麼顧家的增加,反正兩家不能不一樣。
說完之後,顧蘿也不管吳夫人答不答應,轉身就回秋棠院去了。
陸珊並不知道為了她的周歲生日,母親和祖母已經發生沖突了。她是晚些時候聽到顧蘿和陸昊說起才知道這件事的,她的表情和陸昊一樣,都是滿眼的難以置信。
畢竟,這是個百善孝為先的時代,講究當子女的對父母無條件服從,更不要說兒媳婦對婆婆了。顧蘿不但敢和婆婆對上,事後還敢把事情原封不動地告訴陸昊,其膽量絕非常人可比。
“太太聽了你的話怎麼說的?”每回聽到陸昊管吳夫人叫太太,陸珊都覺得很別扭。
顧蘿無辜地挑挑眉:“還能怎麼說,她能說顧家不上臺面嗎?”要不是吳夫人做得太過分了,她何至於不給婆婆面子。陸璋和吳夫人沒有血緣關系,陸珊和陸珍一樣,可都是她的親孫女。
偏偏吳夫人就能做得出來,她把對兒子的喜惡帶入了孫兒孫女身上。
陸昊無聲地嘆了口氣,幽然道:“太太面上不會說什麼,只怕背後會給你難堪的。阿蘿,委屈你了。”吳夫人再不喜歡他,也是十月懷胎生下他的親生母親,他不可能正面違逆她的意思。
顧蘿不以為然地笑笑:“太太要做什麼,我現在都能想到。只是王家,真的不是她想象中的鐵板一塊。王十二孃算什麼,她爹不是太子殿下的親舅舅,也不是七皇子的親舅舅,更比不得十九娘她爹受太子殿下重用。太太想走王家的路子給五弟某個實職,她也不看看,王家本身有多少子弟在家閑著的。”王氏在家排行十二,堂姐妹加起來,少說也有二三十個。
顧蘿猜對了,吳夫人的確是被她氣著了,可還不能說她不對,心裡更是膈應得慌。
吳夫人的大丫鬟翠枝見狀忙勸道:“太太別氣了,身體要緊。你別看三奶奶嘴上說得硬氣,也就是爭口氣。她的孃家在西川,遙京最近的孃家人就是睿親王府。睿王府的世子世子嬪都不在了,只剩下王爺王妃帶著小世孫,有事都是出了閣的文康郡主出來走動。你就是真讓三奶奶像五奶奶那樣請上好幾桌的孃家人,她也找不到人來,她就是和你鬥氣呢。”
翠枝說得有理,可吳夫人心裡不爽,不由憤然道:“她不是嫌我這個婆婆不公平嗎?好,我就公平給她看,讓她再挑不出錯處來。”
顧蘿一口一個顧家,叫吳夫人無言以對,可她心裡卻在想著,天下姓顧的人多了去,就是宗親宗女,也是數不勝數,除了公主郡主,其他的算什麼,不過是狐假虎威罷了。
翌日,吳夫人著人告訴顧蘿,之前是她考慮不周,賓客名單有誤。
顧蘿拿過新單子一看,發現吳夫人增加了席面,叫她自己決定要請哪些人。陸珊好奇地湊到顧蘿身邊看單子,盡管上面的人她一個也不認識。
“就會玩這點小把戲,真是沒意思,她以為我在遙京沒有嫂子姐妹麼?”顧蘿自言自語了一句,把陸珊交給了馮媽媽,起身去書房寫帖子了,不讓吳夫人和王氏心裡不痛快,她也不痛快。
陸珊不知道顧蘿都會請誰赴宴,但她暗自期待著,要是能見到元琪元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