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茣這邊明顯在調整節奏,今天他只得到26分,但有10籃板和8助攻,差點又拿了一次三雙。
最近幾場比賽,球迷很少看到他刻意沖分,但並不是刷全面資料的毛病又犯了,他只是想劃劃水,趁機讓隊友多表現一下。不然總是自己表現,很容易讓隊友的比賽慾望降低。
有人會說,“聖誕大戰”那場比賽,你丫不就是舊態複發了嗎?
這個當然不能做數,那種比賽就是用來展現球星個人能力的,聯盟舉辦聖誕大戰也是為了宣傳球星。
那天他已經比較低調了,其他球星可都在瘋狂砍分,他這種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方式已經算好了,不然基德怎麼會給人“神射手”的印象,芬利更是被安了個“小皮蓬”的外號,連小奧尼爾都有了個“小鯊魚”的綽號,他已經給了隊友足夠多的表現機會,還想怎麼樣?
12月份的最後兩場比賽,凱爾特人和國王面對湖人時連“yy”一下的心思都沒有,nba歷史上第二個30+連勝順利誕生了!
全球的媒體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轟炸,“30”的字樣在第二天充斥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位置,因為這個數字無論在何種運動裡都充滿了傳奇味道。
《龍裔體育》報道——
一直以來,nba有幾項記錄始終認為是無法超越的巔峰,其中就包括湖人在7172賽季創造的33連勝,這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難打破的記錄之一,超越的難度不亞於單賽季74勝。
但是張茣率領的湖人似乎就是各種記錄的終結者,上賽季的他們便在常規賽當中締造了隊史上最激情澎湃的成就,他們以74勝8負的驚人戰績創造了隊史最高勝場紀錄,同時90.2的超高勝率也是nba歷史上唯一一次能夠超過九成勝率的記錄,表現稱得上震古爍今,單這一個賽季就讓湖人足以成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球隊之一,張茣也一舉取代了喬丹成為現役第一人。
那時候,一些人還在幻想真正進入到季後賽過後,湖人一旦被淘汰就會讓這些常規賽的繁榮淪為假象,可惜在季後賽中只有一場敗績的奪冠之旅讓這些聲音統統淪為笑談。
今年,湖人又開始向著另一個球隊記錄的巔峰發起沖擊,賽季開始前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的野心如此龐大,因為這次他們的對手是自己,那個與單賽季74勝同樣遙不可及的紀錄——33連勝。
5連勝……10連勝……15連勝……
這時的湖人雖然顯得不可阻擋,但依然沒有人會想到他們的目標竟是如此宏偉。
20連勝……25連勝……
隨著湖人連綿不絕的連勝勢頭,慢慢的開始觸動了每個球迷神經的末梢,人們終於發現了張茣和他的隊友有著怎樣的野心,他們要挑戰的是nba球隊記錄中的另一座豐碑——單賽季33連勝。
現在,他們已經無限接近了這個目標,他們已經成為了nba歷史上第二個完成30+連勝的球隊。
好吧,這麼說顯然有問題,他們應該是nba歷史上唯一一個兩次拿到30+連勝的球隊。
張茣和屬於他的湖人,現在往前的每一步邁進都意味著這支球隊正在朝著極限的方向靠近一步,無數湖人球迷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新的紫金王朝,甚至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為這座城市換上一套新的主題,那會是一個到處都充斥著“奇跡”字樣的城市。
《洛杉磯時報》報道——
由於湖人長時間的贏球慣性思維,很多人甚至出現了一種審美的疲勞,因此在連勝期間除了每一次超越此前的紀錄之外,唯有與公牛之戰的33秒落後12分的情況下上演的轟轟烈烈的大逆轉能夠刺激觀眾的視覺味蕾。
一直以來,nba流傳著的各種神奇紀錄當中,湖人的33連勝紀錄在超越的難度上並不亞於張伯倫的單場100分神話,因此當湖人再次完成30連勝後讓粉絲們血脈噴張的地方正如同張茣不久前驚世駭俗的33秒16分。
這個賽季的湖人可能是歷史上唯一能冠以“無敵”字樣的球隊,他們在常規賽進行到三分之一的階段便獲得了無數的榮譽,球隊戰績在聯盟位居榜首似乎都不算什麼了,這種成績在0連勝也還遠遠沒有走到盡頭……
我們不禁想問,到底是什麼因素使得這支湖人不可匹敵?
裡昂在率隊拿到30連勝後,給了我們一個比較官方的答案,他說:我們至今不敗,是因為我們擁有團結、默契的攻防節奏,堅如磐石的防守,精準的外圍三分射手群,以及一個如同拿破侖版的無可阻擋的領袖。
所有的這些因素合起來,便是湖人至今不敗的原因,他們的傳奇之旅確實才剛剛開始。
《espn》也在這一天用“湖人30連勝締造體壇傳奇”為標題進行了報道——
nba有不少神奇紀錄,當那些處於上古時代的傳奇人物在籃球攻防體系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完成這種被認為是不可能超越的神奇紀錄時,每個人都是帶著瞻仰的心態來看待的,並認為這些記錄將會被永遠的塵封起來。
但是湖人從上賽季開始,似乎就在朝著極限的方向做出一次次新的沖擊,他們要挑戰人類的新極限。
這就是體育,一個崇尚突破極限的領域。而勝利,則是一種難以撼動的統治力。
但我們不能只盯著發光的連勝紀錄,要知道榮耀的後面是球員付出的與常人不同的更多努力,是長年累月的鍛煉才能讓身體和狀態處於這種人類頂峰的水平。
nba那部新出的官方宣傳片很好的詮釋了體育的真諦,這世上沒有任何成就是不用花費力氣就能獲得的,當那些創造紀錄的人們為觀眾展示這種競技運動所帶來的瘋狂時,我們應該為他們的執著和努力而歡呼,而不只是為那個賬面上的連勝數字而喝彩,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