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n》很快把這次修改的比賽規則羅列出來,一共有六條規則——
1、區域防守合法化,即允許聯防。
2、增加三秒防守規則,即防守隊員每次只能在油漆區內停留3秒,除非進攻球員與被防守球員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一個手臂之內。
3、傳球過半場的時間由原來的10秒縮短為8秒。
4、減少吹罰由於偶然性原因所引起的犯規,加快比賽節奏。
<101nove.heck,即不允許外線防守球員用手接觸進攻球員並發力。
6、允許運動員在擊中籃框後在籃框上或上方時碰觸籃球,即幹擾球合法化。
張茣這邊抗議了半天,其實就是做個樣子,現在他的目的達到了,除了新增的聯防外,聯盟還有no handcheck和防守三秒最為補償。這樣一來,實際上聯防的威力已經大減,並不是國際籃球那種的真正聯防了,對於他的限制雖不能說沒有,但遠不如想象中那麼大了,甚至有點鼓勵外線球員進攻的味道。
想想看,如果隊友裡有個能拉出來投籃的內線,再加上防守三秒的限制,奧尼爾這種防守球員豈不是要離開禁區防守了?
這時候,只要他持球往裡一突,那胖子拍馬也來不及回防。
現在不僅張茣在思考新規則帶來的種種變化,各支球隊的主教練們都在研究這些規則的改變會使得今後的比賽有什麼變化?他們要怎樣才能利用新的規則為自己贏得優勢?
不過可以預見,今後的nba不光打法要出現許多變化,很可能連球員的技術發展方向都要産生變化。至少內線球員不能再沒有中投能力了、那些藍領們必須有一定的機動性才行、外線球星沒有持球能力也會變得難混許多、控衛們是不是也需要加強一下主動進攻的能力……?
聯盟這一系列的規則調整讓整個八月份充滿了討論,那些腦洞大開的想法層出不窮,這也使得擁有“瘋狂科學家”名號的尼爾森有了更多買家,其中就包括正在急切地為禪師尋找接任者的公牛隊。
張茣這邊當然又在作弊了,他在9月份及時改變了訓練計劃,開始在虛擬空間裡瘋狂模擬新規則下的比賽,每天至少要打兩場高強度的新規則季後賽,這個先發優勢真的太作弊了。
“不能再一味蠻幹了,這個聯防還是有作用的,我必須學會掌握更好的突破時機,尋求更好的突破路線。”
“我在防守上的作用也得到了加強,我可以利用自己的機動性去積極協防,這樣可以讓禁區內的防守更加穩固。”
“三分球似乎變得更重要了,看來今後的三分訓練只能加強,不能放鬆,不然很難得到足夠的進攻空間。”
“擋拆的威脅依然很大,但要加強無球掩護,側翼和底線的切入變得更重要,我得提醒隊友加強這方面的配合。”
“老穆果然變得更牛逼了,大本似乎也更適合聯防體系,梅森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奧尼爾這種內線現在可以用人數優勢抵消,不用硬抗也有辦法對付他了。”
“……”
張茣在虛擬系統裡發現了許多規則改變後的不同,果然是一代版本一代神,未來在新的規則下,黑又硬似乎不如高又快好用了、這個版本的nba在節奏上會變得更快、射程也變得更遠、防守強度則變得更加強調集體……但不變的是球星的個人能力依然能左右戰局,看來nba再變也不會削弱球星的作用,雖然新規則給了團隊籃球更好的可能,但實際上還是更加強調球星的個人能力。
其實準確的說,新規則使得球星們也得會融入集體才行,那些只會單打獨鬥的球星將沒有未來,想奪冠你必須得讓隊友變得更好,或是懂得利用隊友讓自己變得更好。
張茣這邊在忙著適應新規則的時候,也抽空關注了一下自家公司在七月和八月發售的兩款遊戲——《大富翁3》和《輻射1》。
龍裔公司在6月份發售的《極限競速》並沒有收到預期中的銷量,三個月下來,pc版只賣了60萬套,主機端也只有120萬套,加起來還不到兩百萬套。
好吧,一款遊戲有近兩百萬套的銷量已經不算少了,但與龍裔公司之前發售的幾款遊戲相比,《極限競速》的銷量顯然下滑了不少。
7月份,龍裔公司的“東方工作室”發售了以休閑輕松為主的“強手棋”類遊戲《大富翁3》,總算在銷量上得以複蘇。
這一代的《大富翁》是臺灣大宇被收購合併後的新作,在有了充裕的研發資金和人手後的作品,瞄準的市場也不再是亞洲那一畝三分地,其製作之精良遠非前兩代可比。
第三代的《大富翁》已經從益智取向轉變為策略取向,但仍然不失此代原創的各項特點,一問世就受到了歐美遊戲玩家的好評。
這其實是必然的結果,“大富翁”其實就是圖版強手棋遊戲的遊戲化,最早要追溯到1904年在美國發售的實體版大地主,歷史算是非常悠久了。
這類圖版遊戲從誕生之日起便老少皆宜,很適合一家老小,或是朋友們坐在一塊休閑娛樂,現在歐美市場上也有許多製作精美的實體強手棋遊戲,甚至是簡陋的pc遊戲。
<101nove.q的彈窗法寶,很容易就讓自家的《大富翁》也確實是機制最豐富,遊戲性最出色的“強手棋”類遊戲,銷售情況自然比《極限競速》好了許多,只一個月就在全球賣出了兩百多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