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森是對付奧尼爾的主力,一打快船他就格外精神。雖然防守奧尼爾不是件好差事,但也只有防守奧尼爾的時候才能體現他的重要性。是的,湖人對付快船離不開梅森的頂防,全隊只有他才能抗住奧尼爾兩步,連穆託姆博都做不到這一點,大本甚至連一步都,一旦少了梅森,湖人就無法處理這條大鯊魚,勝率會減少兩成以上。
開場爭球,奧尼爾又一次贏下穆託姆博。
這個死胖子傷了三十多場後,還是沒有影響到運動能力,身體速度也真夠畜生的。
奧尼爾算是挺容易受傷的,這兩年每個賽季都會缺席三十多場。
張茣不知道多希望他每傷一次,運動能力就下降一分,失去爆發力和彈跳的鯊魚,那時肯定會好對付的多。
基德開場後貼身防守範埃克塞爾,但他的逼搶很有分寸,不求斷球,而是逼著範埃克塞爾加速,逼著他往內線突破。
這就是湖人的防守戰略,在二號位上也是一樣的方式。
範埃克塞爾和瓊斯都有很強的持球進攻能力,湖人幹脆就逼他們兩個輪番突破,但不給他們傳球機會,死掐防守路線,最終目的是讓快船隊主動分割自己內外線的聯系,最好讓這個死胖子跟不上節奏,消耗他的體力。
沒有受傷前的基德速度不慢,他完全能貼死範埃克塞爾,不讓他有輕易突破和投籃的機會,但這樣做肯定會讓他傳球,反而對湖人不利,還不如給他突破上籃的機會,打亂快船在進攻端的節奏,範埃克塞爾可對“節奏”這種東西沒什麼認識。
奧尼爾這家夥需要全隊都跟隨他的節奏打球,才能發揮他在內線強攻的最大威力,湖人就偏偏不讓他打的舒服,寧願讓範埃爾賽爾和埃迪·瓊斯打的舒服。
湖人今天不怕讓快船知道他們的防守策略,甚至連進攻策略也不怕一併告訴他。
他們在防守端是用的“改良版分割戰術”,進攻端則是用“擋拆進攻”。
現在大家都知道,打快船要用擋拆,因為奧尼爾防不了擋拆。
湖人的擋拆打爵士會很悲劇,他們雖然練過這種套路,但也就中上水準,但是用來打快船還是沒什麼問題。
他們不怕讓快船知道自己的戰術,是因為西部的第一和第三要碰面,至少要到分割槽決賽。
快船第一輪要擊敗森林狼或許不難,但他們能不能突破在常規賽三殺他們的爵士?
這個嘛,反正張茣更看好爵士能贏。
奧尼爾防起擋拆那叫一個殘廢,連湖人的擋拆他們都怕,遇到把擋拆玩得出神入化的爵士,真是不知道怎麼死了。
所以,湖人今天完全可以把季後賽裡對付快船的辦法先拿出來,留著掖著實在沒必要。
奧尼爾很快就鬱悶起來,他發現自己在進攻端很難得到球,就像賽季初遇到湖人時一樣。
自家兩個外線隊友總會在進攻的前十秒就殺進內線,然後就能見到他身邊一個穆託姆博,一個梅森,湖人的兩大內線將他圍得水洩不通,外線隊友找不到傳球路線,只能自己完成進攻,或是傳給其他快船球員,不然連他們也要被圍。
張茣在防守端也縮到禁區,他的任務是補一下勞伊·奧特的空切,這家夥在禁區拿到球也很麻煩,他必須回到禁區參與防守,為自家兩位內線補住漏洞。
這樣一來,快船的外線就會漏出來不少機會。
湖人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快船平均每場比賽只能投進6.1個三分球,場均出手數也只有17.6次,這兩項資料在全聯盟都只能排中游,三分命中率同樣如此,湖人就是賭你靠三分投不死我!
這個年代,尤其在三分線恢複為7.25米後,聯盟裡的球隊又對三分球不再重視了,除了少部分三分球神準的球員,大部分球員在投三分時面前都沒有人防守。
這在二十年後無法想象,那時候人們都知道投三分球很合算,連內線都要有至少一個有投三分的能力才行。而這些在90年代才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現在九成的人都認為投三分球很不合算,外線球員不會投三分球根本不算什麼事,反而被認為是正確的選擇,苦練中投才是王道。
所以,快船明明有一個最能為外線拉開空間的中鋒,但是他們投三分的次數只排在聯盟中游,遠不如沒有一個強力進攻型內線的湖人。
第一節的比賽就是一個鮮明對比,湖人這邊單節三分出手8次,快船單節只有4次三分出手,雖然24:24的比分證明瞭投那麼多三分沒什麼卵用,但也證明瞭投那麼多三分沒壞處,不是嘛?
快船的尷尬在於,奧尼爾單節只有4次出手,這和張茣在第一節投出的三分球一樣多。
範埃克塞爾和瓊斯聯手砍下13分,湖人這兩位舊將居然成了主角,不知道奧尼爾有沒有被7個人防守的感覺?
但是有一點能確定,死胖子累得不輕。
這兩人打的太快了,甚至在比爾·費奇換人後也沒有用,死胖子還是接不到球,因為科比和巴裡打的更快,湖人的防守策略在這兩人身上同樣奏效,奧尼爾依然要跟著來回折返跑,而且跑完了還接不到球,得分也讓這四名外線承包了八成。
湖人的這種分割防守與之前的最大不同是,這次湖人是讓快船的外線心甘情願的去加快節奏,因為他們的突破能得分,效率也不算太低,那為什麼不這麼打?要知道,奧尼爾的身邊一直有兩個人防守,他們可沒把握把球傳過去,球隊裡又沒有應付這種防守的對策,那就只能讓外線突破取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