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茣被逗笑了,想了想後,回答道:“我覺得,你首先要有一個好父親,我的成功要感謝我的父親,因為他跟我說過,成功的秘訣在於勤奮和毅力,如果你有這些品質,那麼,飛翔吧,只有天空才是你的極限。”
電視前的張默,這會卻忍不住在心裡頭吐槽:“這個小王八蛋,我什麼時候說過這些話?”
然而在大嘴美女面前,張默轉頭看了一眼茱莉亞·羅伯茨,很痛快地點點頭:“沒錯,這是我在他打籃球的第一天鼓勵他的話,沒想到這個臭小子還記得。”
“……”
張茣在接受完現場採訪後,又來到央視和澳大利亞的解說席上和兩地的球迷打起招呼。
“我當然不會加入夢之隊,我是澳大利亞國籍,怎麼會加入夢之隊?”
張茣在澳大利亞電視臺的解說席上,回答的第一個問題就讓自己在澳大利亞地區的人氣迅速瘋漲!
這個問題是澳大利亞球迷最想去問的,現在不少澳大利亞球迷都覺得張茣一定會選擇加入夢之隊,誰叫澳大利亞國家隊和美國隊相比實在太弱了,但沒想到張茣會這麼說。
張茣當然要這麼說,沒有那個任務前,他八成會加入夢之隊,因為耐克方面和他自己都是這個意願。
哪怕他不加入美國隊,第二選擇也會是中國隊,至於澳大利亞?還是吃自己去吧!
但現在不同了,他不會加入美國籍,更不會加入中國籍,如果只有這三個選擇,那他會選擇保留澳大利亞國籍,因為這三個國家屬澳大利亞的妹子最少。
但此刻的張茣只想加入一個妹子真正稀少的國家,澳大利亞最後還是要吃自己去。
張茣先是厚顏無恥的在澳大利亞吸了一波粉,隨後又來到中國的直播席前,瘋狂跟中國觀眾套起了近乎,還用他那一半粵語一半普通話的坑爹中國話打著招呼,直接把合理老師弄懵逼了。
電視前的中國觀眾卻非常吃他這一套,現在香港演員在內地受到的追捧已經夠多了,他這個外國的月亮比起港臺明星更吃香,尤其是又帥又健碩的nba明星,這個身份比費翔什麼的混血歌星還要吸引眼球,張茣只是往鏡頭前一站,就看見自己在中國地區的粉絲和聲望不停的瘋長。
張茣在兩個直播席轉了一圈,吸到了足夠的粉絲後,又回到現場領回自己的獎杯。
這次的比賽,聯盟根本連商量都不用,比賽結束後就直接把新秀挑戰賽的vp獎杯搬了出來。
這個獎杯除了張茣有資格領,其他人連摸一下的資格都沒有。
“我現在很開心,今天我可以跟最好的球員並肩作戰,這是我的榮幸,我能得到獎杯要感謝他們的幫助。”
張茣從聯盟副總裁手上接過獎杯後,總算沒忘記感謝一下自己的隊友。
“這個獎杯是對我最好的認可,我一直認為我是最優秀的,就算我是一個新秀,甚至還在高中時,我就覺得自己可以跟最強的球員對抗。明天,我還會參加扣籃大賽,然後去拿下另一個獎杯。”
張茣在全明星週末的第一天,順利領到了人生中第一個vp獎杯,所有球迷的關注點也跟他一樣移到了第二天的“扣籃大賽”上。
全明星週末的第二天,看點就是“三分大賽”和“扣籃大賽”,其中又以“扣籃大賽”最受矚目。
但實際上,這幾年“扣籃大賽”的關注度開始下降,老一輩飛人們紛紛老去,加上聯盟搞出的一些奇葩規則,使得扣籃大賽的精彩度逐年下降。
今年的“扣籃大賽”規則還是沿用94年後的新規則,比賽從三輪縮小為兩輪,即預賽和決賽。
考慮到之前參賽人數過多,使得球員水平參差不齊,今年聯盟將參賽球員數量從8人減少為6人,首輪預賽根據抽簽決定出場次序。
首輪每人灌籃三次,新規則是“球在入筐之前如果是在球員的掌握之中將被判定有效”,但原本打算退出的“只計算得分最高的兩次扣籃”的規則沒有執行,現在依然要算三次扣籃的總分,分數最高的三名隊員晉級決賽,而得分最高的球員在決賽中可以最後出場。
決賽階段每人扣兩次,總得分最高的為冠軍。
今年參加扣籃大賽的六人為:張茣、傑裡·斯塔克豪斯、布倫特·巴裡、格裡格·邁納、道格·克裡斯蒂、達裡爾·阿姆斯特朗。
這裡面真沒有幾個讓球迷感興趣的人,張茣當然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但除了他以外,就只有斯塔克豪斯算是有點名氣,其餘的人在這個網路還不發達的時代,大部分球迷可能都不知道他們是幹嘛的。
倒是今年“扣籃大賽”的評委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這也要怪張茣賽前太高調,喊著要吊打前後五百年的扣籃王,結果聯盟就把一堆前任扣籃王給請了出來,讓大家夥看看這家夥究竟要怎麼吊打他們?
今年的五名評委分別是:第一任扣籃王拉裡·南斯、“j博士”朱利葉斯·歐文,“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土豆”斯伯特·韋伯,“天行者”肯尼·沃克。
韋伯之前在談到張茣時,便威脅道:“也許他有點本事,但他的自大深深惹惱了我,所以我會給他點顏色看看,比賽那天他想要從我這裡拿到滿分,那就需要讓我挑不出毛病才行。”
歐文也表示:“我不會故意為難他,但是既然你要挑戰我們,那麼如果拿不出真正精彩的扣籃,我一定會給他打一個超低分,因為我會感覺他在愚弄觀眾,希望他到時候別讓我失望。”
威爾金斯則笑道:“扣籃大賽上已經誕生12個冠軍,他不是要挑戰我們嗎?那好,我會把他的每一個扣籃跟每一年的經典扣籃相比,而我對他的評分標準也會以此為根據。如果你們看到裡昂的扣籃只得到45分,而其他參賽選手的扣籃不如他卻得到了50分,那請先不要驚訝,因為我們對他的標準不同,而且這可是他自己要求的,不是我們故意為難他。”
這些家夥擺明瞭要拿張茣的扣籃跟那些“扣籃大賽”上的經典扣籃相比,評分也會以這些經典扣籃為標準。
張茣卻沒有被嚇倒,他在離開發布會前,同樣對這些評委們發起了挑戰:“很好,我喜歡這樣的雙重標準,這才有意思,明天就讓他們一起上好了,我要挑戰十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