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後,張茣從右側底線重新嘗試他的“720度轉身扣籃”,但接下來連續三次都以失敗告終,因為這次他要滑翔的距離更遠,對於腰腹力量和彈跳的考驗便大了許多。
“我們可以試著把籃筐降低10,反正從電視裡看不出來。”
有人提出了取巧的提議,張茣當然知道降低10能讓他輕易完成這段滑翔,但這也就失去了“720度轉身扣籃”的意義,一旦曝光還會被人抓住小辮子,很多球迷都會粉轉黑。
“不用,我可以完成它。”
張茣並不是在吹牛,他在虛擬空間裡確實完成過這種滑翔距離的“720度轉身扣籃”,只是想要姿勢保持優美就困難了,而且需要嘗試很多次。
但是不要緊,這又不是扣籃大賽,他的扣籃沒有時間上的要求。
“這樣吧,我先完成一次縮短滑翔距離的扣籃。”
張茣準備先把距離縮短到離籃筐40的起跳位置,其實這個距離已經不小了,足以展現出他在空中旋轉+滑翔的優美畫面,難度也依然足以讓全世界的職業籃球運動員為之驚嘆!
這一次扣籃的難度減小了一些,張茣只用了兩次便完成了他心目中的完美扣籃——只見他的身體在籃筐右側起跳,接著在空中完成“720度轉身”後,正好滑翔到了籃筐的左側,這時張茣用一個接近背扣的方式從腦後將球扣進籃筐,整個過程從跳起,轉身,舒展,扣籃全部都在他下落之前完成,堪稱完美。
“真是一次完美的扣籃!”
約翰·蘭迪斯表示他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完美的扣籃,現在他覺得只有當初“滑翔機”的那次超遠距離滑翔和“飛人”的罰球線空中漫步才給過他此刻的震撼。
但若是細細品味起來,似乎還是張茣的扣籃更勝一籌,因為實在時太具有美感了。
就連他這種不算專業的老球迷都能看出來,那兩位都是憑藉著超強的彈跳能力完成驚世一扣,張茣卻憑借得是核心力量、滯空時間、協調性、柔韌性和技巧,他在彈跳高度上並不算驚人,但能夠在空中翩翩起舞的人,約翰·蘭迪斯相信就只有張茣一個了,他的扣籃給人的感覺真的就想在空中漫舞。
“我覺得還不夠完美!”
張茣依然搖搖頭,他始終覺得這段滑翔距離還不夠,再長一些才會真的完美。
但他的彈跳高度卻有點跟不上了,他覺得至少要把自己的助跑彈跳高度提到105以上,才有可能完成他心目中真正完美的扣籃。
“不,如果這個扣籃真的不完美,那我們現在更要停下來。”
約翰·蘭迪斯是真覺得這個灌籃已經足夠完美。首先,這樣的灌籃此前從未在正式比賽和電視廣告裡出現,也許街球場上出現過,但那不重要。
他覺得只要張茣這次扣籃是第一次出現在電視上就可以了,現在的不完美卻正好給以後留下了超越的機會,若真的一次就完美了,今後反而沒有了進一步想象空間。
張茣聞言點點頭,道理的確是這個道理,他現在想挑戰更高一級的難度還很困難,仔細一想也沒有必要,他這個扣籃已經足夠震驚世人了。
“那麼,我們可以走了嗎?”
阿恩·特裡姆問道,他覺得這裡應該沒有張茣什麼事了。
“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需要再多拍幾個鏡頭。”
約翰·蘭迪斯準備從不同角度多拍一些張茣的臉部鏡頭以供備用,隨後又讓張茣拍了一些運球、控球和投籃的遠鏡頭,雖然這些八成都用不上,但拍廣告就是這樣,提前多拍一些鏡頭備用,總比真要用的時候發現沒有,然後再來補拍好得多。
張茣這一拍就到了中午,直到約翰·蘭迪斯覺得鏡頭已經足夠使用後,才宣佈完成了拍攝。
“不錯了,這還不到一天就拍完了。”
張茣覺得這個拍攝時間已經超過他的預計,他原以為要拍上一整天呢,但實際上除了一些臉部特寫鏡頭,其它的鏡頭分開拍就可以了,張茣只需要拍完自己的那部分就可以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