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不能確定對白夏動手會不會遭到反抗,現在重傷的他即便能殺死白夏,那後果也必然不是他願意承擔的。
其次,真一門如今面臨滅門危機,就算殺了白夏又如何?什麼都改變不了。
相反,如果不動白夏,讓他與真一門結下這一段因果,那麼便能夠為真一門借來一位強大的助力,到時候面對大夏帝國的強攻也多了幾分勝算。
別問幽玄為什麼知道白夏是高手,白夏參悟時他可是一直在旁邊看著的,神魂出竅足以證明他是神嬰級別的高手,尤其是那如成人一般的神嬰更是幽玄聞所未聞,他覺得如果拋開眾妙之門,100個他也打不過白夏。
因果這個東西很是玄妙,在神通境之前,修仙者與之的交集其實是很少的,因為他們根本感受不到。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個階段被稱作“人仙”的原因,人仙還是人,只不過力量比普通人更大而已。
但是到了地仙層次就不同了,神通境便能夠透過強大的精神力扭轉現實,什麼因果、業力、時間、空間都是這個境界開始接觸到的東西。
並且,身上因果越重,雷劫也會隨之增強,修仙者如果不想被雷劈死的話,往往都會盡可能地避免粘上因果。民間傳說的各種仙人顯靈賜福被立像祭拜便是削弱因果的方式之一,願力、功德都是能抵消因果的。
而最好的解決因果的方式自然就是因果相償了。你欠人家的還回去,別人欠你的搶回來,這是最簡單的。不過欠多少換多少這個度一個人是不可能掌握的,所以必須雙方商量好才有效。
例如白夏學了《眾妙無我真經》,那麼便欠了真一門的因果,這要怎麼還呢?幽玄真人如果說“你說句對不起就算了”,那白夏說句對不起這因果就了了,而如果幽玄真人說“你自廢仙功吧”,那他除非真的自廢仙功,不然因果永遠了結不了。
所以白夏才會問他要怎麼解決。其實白夏現在是非常忌憚因果的,因為他的心魔很強,如果因果纏身,他渡劫的時候十有八九會被心魔反噬。
現在就看幽玄真人會提什麼要求了,只要不是太過,白夏都會選擇答應。
【如果你敢提過分的要求,我就去民間忽悠人去,不就是功德願力麼,誰怕誰。】
就在白夏心中做著打算的時候,幽玄真人開口了:“我雖然不知你的真實身份,但既然願意幫助言瀟,那麼可否請你幫助真一門渡過此次大劫呢?”
白夏聞言搖了搖頭:“抱歉,你的要求有些過了,我雖然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但還不至於無知到去硬抗兩大聖地的聯手進攻,更何況後面還有一個天下第一的大夏皇帝,你這是讓我去送死。”
幽玄笑了:“自然不會讓你一個人去對抗全部,我和夜王也不是全無準備的,我請你幫忙只是想以防萬一,若是我們兩人聯手都敗給了東方白駒,那麼還請你能為真一門留下一絲火種,我不願看到這萬年傳承斷送在我的手上。”
“這個可以。”白夏點點頭,如果只是保住幾個火種的話,他還是能做到的。
聽到此言,幽玄真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也並不是完全把希望寄託在白夏身上,只是後路這種東西,總是留得越多越好的。
白夏答應之後,場面一度陷入了尷尬的局面,因為兩人都沒什麼好說的。
最後,白夏實在有些受不了了,便率先開口道:“那就這樣,我走了。”
“好。”
就在白夏即將走出眾妙宮的時候,幽玄忽然開口問道:“能不能滿足我一個小小的好奇心,你到底是怎樣才能參悟眾妙碑的?”
白夏聞言笑了,他毫不介意地回道:“很簡單,做到兩點,誰都能參悟,一是凝聚神嬰,二是丹田內沒有仙靈之力。”
幽玄真人聞言一愣,隨即恍然大悟,最終卻是轉而苦笑了起來:“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白夏說的這兩點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講,是根本不可能同時做到的。首先要凝聚神嬰,那就必然是神嬰境的修為了,但是又要求丹田內沒有仙靈之力,那豈不是說要身上沒有任何修為的人才能參悟嗎?
既要有神嬰境的修為,又要沒有修為,這種完全矛盾的條件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做到的。
幽玄真人能想到的就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十二仙禁中的“三一真仙體”。傳聞此種體質天生神魂無比強大,能夠一氣化三清,以凡人之軀掌控神通,一旦踏上修仙路起步便是地仙,且萬事皆順有如天助,在成仙之前沒有任何瓶頸,甚至於雷劫都不會降下。
如此逆天之人有記載以來一共只出現過兩次,其中一次便是傳說中的第一任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