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七七吃了不少,賢妃眼瞧著劉意心情愉快,也吃而不少。
這一番母慈子孝,賓主盡歡。
用完膳後,賢妃又留了殷七七喝茶,說話。
一個宮女神色謙恭的進來,稟道:“皇後娘娘宮中派人來傳話,說清華公主要在皇後宮中小住幾日,請娘娘送殷道長先行出宮。”
又遞過手上的錦盒,道:“這是皇後娘娘的賞賜,來傳話的姑姑說,殷道長不必去懿仁宮謝恩。”
殷七七忙伸手接過那個四四方方的錦盒,入手並不沉重,也不知裡面裝的是什麼東西。
殷七七道了謝,雖說每次面見皇上皇後都有賞賜,卻也驚嚇連連,賜的東西也並不見得如何貴重,讓殷七七頓時有奔赴刀山火海只撿了五毛錢的挫敗感。
心中如此想,便想早早出宮,先感謝了一番賢妃的熱情款待,便向賢妃告辭。
賢妃笑了笑,並不留客,點了點頭,已有宮女也捧上一個錦盒,賢妃開啟後,卻是一柄玉色青綠的玉如意,她笑道:“過幾日便是道長的登壇受戒的日子,本宮與道長雖只一面之緣,卻覺得分外投緣,這柄如意送給道長,願道長諸事順遂,稱心如意。”
論送禮,賢妃可比皇後讓人舒服多了。
殷七七忙道過謝,也順祝賢妃娘娘青春永駐,芳齡永繼。
賢妃莞爾一笑,命宮女送殷七七出去,劉意卻自告奮勇送殷七七,賢妃心中一驚,卻還是點頭允準。
劉意帶了殷七七同去,賢妃目送二人離去,見殷七七身形窈窕,一身道袍也掩不住仙姿玉質,心中隱隱升起一絲憂慮。
劉意的王妃方嬛玉雖品性端方,性子柔婉,奈何相貌實在太過普通。反觀殷七七卻有天人之姿,與清華公主站在一起也毫不遜色,如明珠美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劉意向來與明宗陛下一般,不愛女色,只喜歡賢良淑德的女子,從未對哪個女子過分關注。
今日,賢妃娘娘隱隱約約覺出劉意對殷七七,似乎極其與眾不同,不但殷勤介紹菜色,更主動送她出宮,這讓賢妃很是不安。
如今,劉意不過皇子,並不會輕舉妄動,一旦登基為帝,世上無人能約束,未必不會令殷七七還俗,轉而納為後妃。
史書便曾有這樣的舊例,武朝哀帝強納紫陽宮女道士朱九真為妃,朱九真入宮之後謀害皇嗣,毒殺妃嬪,令哀帝差點兒絕後,更幹涉朝政,誅殺大臣,引得民怨如沸。
知子莫若母,劉意瞧來爽朗,實則從未經歷過挫折,他想要的太過輕易得到,得不到的反而惦念在心,萬一對殷七七起了執念,那才真是不妙。
言念及此,賢妃心中憑填了一縷憂愁,待聽到宮女來報,劉意送殷七七出宮之後,又親自送殷七七回了顯靈宮,這憂慮便更深了。
她擺了擺手,揮退了宮女,一番了思索,便拿定了主意,待天一觀三壇大戒之後,殷七七成了呂國師的師弟,到時名動天下,意兒便想胡來,也要謹防萬民之口。待過一段時間,找個由頭,將殷七七遠遠的發派到別的道觀,領一方觀主便是。
計議已定,便再無煩心事,賢妃又回複成那個溫婉柔順的女子,慵懶閑適,惹人憐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