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尚青瑩回到眾女子中間,眾女子來不及問她什麼,尚青瑩已一臉難以抑制的喜氣,興沖沖道:“公主說她已知道,讓我安心等候,說一刻鐘後,答案自見分曉。”
眾女子一聽,自見分曉?難道是要懲處那殷七七?心中如此想,均是一喜,又問道:“公主還說了什麼?”
尚青瑩喜道:“公主還贊我有乃父之風,懂得君臣之道,說禦史乃天子耳目,有風聞彈事之權,贊我爹爹為官勤勉,大有可為,又問了我閨訓學的如何,我一一答了。我萬料不到,清華公主竟如此平易近人,心懷若谷,若非百事孝為先,要孝順父母,我真想出家入道,去了顯靈宮,陪清華公主說說話也好,也省的有小人乘虛而入。”言談間,深以為恨。
不管清華公主意見如何,她已經視清華公主為知己,言下似還嫌殷七七擋了她去路一般,言語中竟然有了恨意。
眾女子一聽,大為歡喜,紛紛笑道:“如此甚好,咱們便拭目以待。”
“你真是女中豪傑,也唯有你去才會令清華公主刮目相看。”
“不錯,不錯。青瑩妹妹家學淵源,咱們自然比不得的。”
尚青瑩面上得意,口中仍然謙遜道:“姐姐們才學勝過我十倍,去了自然更勝過我,我不過沾了家父的光罷了。”
眾人說說笑笑,互相吹捧幾句。
顧雁城聽了幾句,放下心來,也笑著誇贊尚青瑩一番。贊她為國為君,忠心可鑒,尚禦史官升一級,指日可待。
尚青瑩動容道謝,笑道:“咱們只管耐心等待便是,公主自會懲處那殷七七。”
眾人頷首而笑,目光紛紛瞧向殷七七,見她一臉惶恐,料來定然怕醜事被揭破,心中更是得意。
言談間,菊花詩會名次已經到了揭曉的時候,此時名次已定,要做的只是扯去白布,露出名字而已。
這正是萬眾矚目的時刻。
清華公主命一個宮中派來的女官宣佈名次,已有婢女奉命站在詩前,等候唱名扯布。
那女官聲音洪亮,引燕臺的格局利於聲音擴散,周遭人雖多,卻也能聽的清楚。
那女官道:“第五十名,懷慶府大名縣舉人周永道《詠菊》,得花一百三十七朵。”
一個婢女扯去白布。
詩已經露了出來,眾人一瞧,紛紛稱贊。
那女官接著唱名,每唱出一個名字,便有婢女揭去白布。不多時,已經到了第三十七名。
尚青瑩等眾多女子,見還未聽到顧雁城的名字,不由詫異道:“雁城姐姐,你文采竟然如此精進,這次只怕要又要進入三十名以內了。妹妹在此先恭賀姐姐。”
顧雁城等人離的較遠,臺下人頭攢動,看不見詩詞,卻能聽的到唱名,她心中也微感詫異,難道今屆舉人名不副實?亦或自己文采大進,已能力壓群雄,自己竟不知道?
如此一想,心中竟然微微得意。
自己這京都第一才女的名聲,只怕今日過後更盛,便封作天下第一才女也無不可。
言念及此,便謙虛了幾句,道:“名次如何尚且未定,或許落選也未可知,妹妹們勿如此說,免得被人聽到笑話。”其實心中已經十拿九穩在前三十之列。
待到唱名到前二十時,還未聽到顧雁城的名字,尚青瑩等人對她卻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