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菊園四周擺有桌案,上面筆墨紙硯四寶齊全,另有婢僕侍奉一旁,若有人詩興大發,可隨時提筆寫詩。
寫好的詩作會用白紙覆蓋住名字,掛在牆上供人品鑒,詩下放一個花籃,供人投花。
進菊園之人,人人都可得三朵菊花,覺得哪首詩好,便可將花投於詩下的花籃中,最終以花籃中的菊花數目評出前十。
前十名自有定下的獎賞,但若能得到公主召見,才算是真正的大獎。
此事原有舊例,明宗陛下的最小的皇妹長安長公主曾在詩文大會時特別喜歡一位才子的詩,親自召見過,明宗陛下聽聞此事,頗覺有趣,正好那人詩文不差,明宗陛下便順水推舟,欽點探花郎,招為長安長公主的駙馬,婚後二人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為人稱道。
此事在詩文大會時每每被提起,都引為佳話。
今日,清華公主正好在此,清華公主乃是為國祈福,能解大旱的洪福之人,豈是無權無勢的長安長公主可比?
那尊貴比起三皇子來也不遑多讓,若能得她召見,當真祖上積德才有的福分。
眾才子們卯足了勁兒,絞盡了腦汁的題詩作詞,但求靈光一現,冒出一句半句佳句來,引得公主垂青。
人人均做此念,不多時,已有詩作上百首掛在牆上。
清華公主看過菊園,又看了戲園,令園等園子,戲園請來了京都最有名的三個戲班輪番粉墨登場,此舉大受閨中小姐們的歡迎,因為並不是每個小姐都是才女,都喜歡吟詩作對。
戲臺旁放置了三個編制精美的竹筐,各自代表三個戲班,可供人打賞。
殷七七瞧得有趣,清華公主便令她在三個竹筐中各丟了一把銀錁子過癮。
有公主示範在前,後面眾人也賞的痛快,三個戲班更是賣力氣,文戲武戲輪番上場,演了一個酣暢淋漓。
眾小姐們看的也如痴如醉,差點兒忘了自己是來覓夫婿的。
令園有投壺,酒令,擊鼓傳花等十幾種玩樂的名目,可令眾才子佳人們一展技藝。
比如,投壺的壺底壓有紙張,上面寫著對應的獎品,射十箭全中者便可得到對應的賞賜。
其他玩法也差不多都有賞賜,令殷七七對皇室的豪奢大漲見識。
這已經不是城會玩,而是皇會玩了。
清華公主看過幾個園子便覺得乏力,命李真真,殷七七自去園中逛逛,她自己卻到亭中歇息去了。
李真真帶著兩個小道姑自去玩樂。
殷七七也在兩個婢女的帶領下略轉了一圈,大體來說,興和園精美靈巧堪比拙政園,大氣典範可比興慶宮,奇石弄巧好似獅子樓。
總之,能用來招待天下才子的地方豈能差了。
園中的名目也極多,除了已經逛過的幾個園子,另有能聆聽道家仙樂的律園,想必是為了迎合清華公主的喜好。裡面安排了幾十個道士奏著仙音雅樂,聽來令人心靈舒暢,有飄然飛升之感。
殷七七又逛了棋園看人下了一會兒棋,又去靜園聽人吹了一會兒牛,最後,實在逛不動了,便隨意坐在一顆石頭上歇腳。才坐下,便有人端來茶點,供她享用,還拿來魚食供她逗魚玩。
這一切讓殷七七心情舒暢至極,同樣是詩會,在李國老府上,自己就被當做吃白食的,在這裡被奉為上賓。
這說明,跟對boss是多麼多麼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