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一張長案,兩人相對而坐,一人寫字,一人磨墨。
清華公主手腕輕抬,寫下西廂記三個字,殷七七忙開口道:“作者一定要寫王實甫。”
“王實甫?”清華公主目露疑問。
殷七七道:“是啊,用個化名,以免惹禍上身。”
“不錯,七七思慮周詳。”清華公主依言寫下了王實甫三個字。
殷七七長舒了一口氣,繼續磨墨。
清華公主凝神靜氣的寫字,寫完一頁,殷七七便看一頁,若無異議便放到放到一旁晾幹墨跡,若有異議,二人再低聲商議幾句,重新改過,墨不夠了再磨墨,配合默契,似心有靈犀。
這樣的過程,真是享受。
最奇的是,清華公主過耳不忘,聽過一遍,竟能牢牢記住,有些殷七七並未記清楚的地方,清華公主便主動修改文辭,用詞貼切恰當,辭藻華麗美豔,不遜色於王實甫親筆。
劉意也有過耳不忘之能,當初在松鶴觀,不過在牆外聽殷七七說了一遍楹聯,便牢牢記住,從這一點上來講,清華公主與劉意不愧為姐弟倆,莫非明宗陛下有過耳不忘的基因,遺傳給後代了?
《西廂記》全文五萬一千字,清華公主寫字雖快,但要邊整理,邊查錯,中途又不能招人代筆,寫的著實辛苦,兩人寫了七八日,才終於將《西廂記》勉強寫完,中間雖有種種不如意處,但好歹讓它問世了。
殷七七又建議在每一頁編碼,免得弄錯頁碼,又建議加上句讀,清華公主略一思索,覺得甚好,便聽從建議,兩人這一番折騰又是一兩日,《西廂記》才終於算是完工了。
後面的事情殷七七已插不上手,清華公主悄無聲息的交代下去,不過半個月左右,《西廂記》便漸漸在京城才子們之間瘋狂傳抄,閨閣小姐們也春心萌動,人人都幻想做崔鶯鶯,希望有一個張生來拯救自己。
《西廂記》的影響力徹底爆發出來,是有一個閨閣中的小姐竟然跟人私奔了,家中丫鬟交代,小姐私奔之前曾看《西廂記》,說什麼我有傾國傾城貌,怎捨得他落個多愁多病身,當令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才是,這才起意私奔的,都是這邪書害得。
那富戶一怒之下狀告王實甫,衙門接了狀子,便帶人捉拿王實甫。
此事,傳到禦史耳中,便上奏了明宗皇帝,言道邪書害人,非禁不可。
明宗陛下深以為然,道:“君子之德在中正之氣,女子之德在三從四德,此書敗壞三綱,悖逆倫常,實為天下毒書。”
一紙詔書,將《西廂記》列為禁書,並全國通緝王實甫。
殷七七整日待在顯靈宮中,並不知道自己又一次大大的揚名了,她每日與美貌公主談談情,說說愛,心中好不自在,並越來越適應顯靈宮的清淨生活。
並且,那一天轟然而至的天道之力,證明她又做了一件好事,她歡天喜地的打坐運功,吸收起天道之力,這一次,速度比從前快了許多,不過一天一夜便結束了。
醒來後,她試了試自己法力,似乎更甚從前,若是這次再遇到韓純元等人,她有信心,不用綁人,也能對付得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