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和聽字用的極好。”眾人連連點頭。
“詩句和清泉也不錯。”
“好句,好句。”
“噗!”
李挽瀾和劉意憋不住了,噗嗤笑出了聲。
他的同伴不明所以。
啊?笑什麼!
“不學無術!”劉意拍拍一人腦袋。“你若出恭時,看到這對聯能想起來清泉青松,算你是個雅人。”
出恭?
茅廁?這是掛在茅廁?
茅廁也能掛對聯?
他們感覺自己的三觀又被重新重新整理了。
“我不寫了!”劉意扔下筆,“你來寫吧。”
劉意隨手指著一個誇楹聯好的同伴。
“啊?”
“哈哈哈哈。”眾人大笑。
還是沒能提遍松鶴觀啊。劉意微覺遺憾。想起殷七七,又忍不住噗嗤笑出聲。
有趣,當真有趣。
眾人待同伴苦著臉提好了對聯,向眾道姑道別,一行人熱熱鬧鬧的下山去了。
《道德經》的鑒證大會又開了兩日,將一些問題確認無疑,眾道士陸陸續續的便離開了陽城。
偶爾有走訪師友的道士滯留,那已經是很少的了。
訊息傳到山下,靜修才知道這《道德經》是殷七七參悟的,瞬間心中如吃了黃連一般苦澀,同樣為人,有人卻能步步高昇,佔進先機,而她卻只能偏安一隅,龜縮不出。
這心思讓她面容痛苦,心中酸楚,她深深閉上了眼睛。
再睜開時,眼中已是清明,師父說的對,她是她,我是我。我不適合修道,但這煙火人間我也要活的自在。
靜修拿定了主意,不受殷七七影響。
又照常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