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煞神走了,沒有蠻不講理說要殺人,這可真是太好了。
有錢。有權,而又蠻不講理,在這個世界可以橫行無敵了。
幸好,李挽瀾是講道理的。
那老大夫不多時,也已告辭,今日的事情非同小可,匪夷所思,真如一場奇夢,他要回去給自己也號脈,開藥,穩固下心神。
此時,屋中只剩下,殷七七一個外人,殷七七彷彿已經入定。
梁母,四九不敢吵她,一邊服侍梁山伯,一邊看顧殷七七。
梁山伯醒來,知道前因後果,對殷七七感激不已,只道殷七七救他而脫力,卻不知是殷七七法力太低微,吸收轉化天道之力的速度太慢,才導致身體一直運功,根本停不下來。
殷七七這一入定便是三天,松鶴觀舉行的《道德經》鑒證大會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從四面八方湧來的道士填滿了松鶴觀,此次盛會大受陽城馬太守的重視,馬太守特地命人協助松鶴觀在山腰搭建臨時棚子,供人歇腳。
又聯絡周圍大的道觀,臨時變通,接待往來遊方道士。
地方父母官下令,眾道觀自然無不遵從。更何況這是千載難逢的盛世,自然樂見其成。
於是,眾人同心協力,鑒證大會便有條不紊的召開了。
陽城,龍氏綢緞莊。
一枝短短的梅花枝,悄悄出現在櫃臺上,靜修不過一個晃神,它便出現了。
是他?
這些日子,馬佛念借遍了靜修抄的經文,《太平心經》,《聖帝真經》等等,等等,靜修覺得自己下山來抄錄的經書竟然不比上山時候少。
她本可以不答應的,可是馬佛念求人的樣子太笨拙。連靜修都瞧不過眼,這就是陽城第一大才子?
不過愣頭青一個。
可是這個愣頭青要成親了。
這幾日準備聘禮的事宜陽城各個商鋪都沾了光,龍氏綢緞莊也分了一杯羹。
可是,為什麼心有一點點痛?靜修攥緊了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