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真乃大才。”
“有千古公案都能算得出來?”
三爺正色道:“先生確定無疑?”
李汍瀾尚未回答。
聽到有人喊道:“貼告示了!貼告示了!”
眾人跟過去看,只見城門上貼了一張紅紙黑字的告示,上面寫著:“陽城鳳棲山松鶴觀定於七月十五日,邀天下同道共同鑒賞《道德經》全本,過往遊方道士見到,可自行前往松鶴觀,望廣而周知。”
原來松鶴觀蓮宿道長有舊識在馬太守座下任書吏,便寫了一封書信,請將此事廣而告之,那書吏稟告了馬太守,當今聖上以道教立國,崇通道法,此事乃是弘揚道法的好事,況且欽差此刻正在陽城,此事做好了,也是政績一件,因此便同意了,書吏得了差事,寫好告示,命人四處在城門張貼。
“神了,神了!”
“李先生真神人也。”
“這可不就是一樁千古公案嗎?”
李挽瀾自己也吃了一驚,我說的不是這一件公案啊!
不過,他也不說穿,對同伴的贊譽笑納了。
三爺對李挽瀾施了一禮,恭謹道:“李先生大才,劉意心服口服,日後全仰仗先生了。”
“不敢,不敢,在下定然盡心盡責。不敢有負厚望。”李先生忙躬身回禮。
兩人相視一笑,心中各有所感。
“鑒定《道德經》真偽,這樣的大事,咱們遇見了,豈能放過?”眾人起鬨道。
“正是,正是,咱們一定要再去松鶴觀。”
“三爺還給松鶴觀題了字。”
“不知道那幫牛鼻子老道姑有沒有把字刻好?”
“哎!那些道姑那麼窮,題了也用不了什麼好材料,辜負了三爺。”
“正是,正是!”
“咱們一定還要再去松鶴觀。”
眾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吵吵鬧鬧得走了。